重點聚焦!從“一個都不能少”到“個個都要好” 貴州用教育打開希望之門

2022-10-14 22:09:26 來源:動靜原創

打印 放大 縮小


(資料圖)

教育是民生之基,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堅持把教育作為拔窮根的根本之策,補齊教育短板,為貧困地區孩子打開希望之門。

這是黔東南州從江縣大歹小學的一張照片,你能想象眼前這所設施齊全的現代化校園,只是一所村小嗎?數年時間,這里從“教育洼地”變成“最美村小”。

曾經的大歹小學校舍簡陋、師資不足,村里能完整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不多,2019年才走出了第一個大學生。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貴州連續多年壓縮行政經費用于教育扶貧,率先在全國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前教育營養改善計劃,率先在全國實施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政策。

2019年,新的大歹小學拔地而起,優質的教育資源不斷匯聚。如今,越來越多村民把孩子送進校園,教育的種子已在苗鄉生根發芽。 “十三五”時期,貴州累計投入約180億元,新建、改擴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669所,實現了不落一人,就地就近就學。

如今,貴州在西部率先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95.5%、91.5%,均首次超全國平均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還不斷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全省職業院校在校生規模從2012年的不到60萬人增長到2020年的85萬人,30余萬貧困家庭學生通過職業教育實現脫貧致富。

在畢節職業技術學院,一批批粵黔協作“訂單班”的學生,正通過手上的技能徹底改變命運。去年,畢節市勞動年齡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了10.8年,職業教育正助力畢節將人口紅利轉變為人才紅利。

回望十年,教育成為貴州拔除窮根的根本之策,也為貴州高質量發展打下了重要基礎。

記者: 唐藝維 趙毅 余蘇陽 余杰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