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9月底,南通市通州區大米行業質量合作社在江蘇省“味稻小鎮”石港鎮成立。23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成為大米質量合作社首批社員單位。合作社成立后將著力幫助個體工商戶規范生產經營,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在商標保護和促進方面提供服務,實現大米質量品牌新提升?!拔覀冞€成立了6位專家組成的專家團,將為質量合作社提供包括社員免費培訓、技術咨詢、合作社工作顧問在內的服務。”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丁錦同說。
稻米產業是通州區農業產業的重心。今年全區水稻種植面積36.5萬畝,預計總產達24噸。南粳5055、南粳9108、寧香粳9號等主推優質食味品種占比89.05%。通過水稻綠色高產創建,通州區水稻綠色產業成功申報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揚州綜合試驗站通州示范縣項目。
近年來,通州區大米行業向標準化生產、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經營縱深發展,“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糧食加工銷售企業”的產銷一體化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再過一個月,水稻就要收獲了,大伙兒收到糧就往文山種植專業合作社這邊送,經過過秤、檢測,糧食被集中倒進倉庫里?!奔易∈坻倶酚^村的農民經紀人王春安說,得益于合作社讓利,像他們這樣的經紀人一般年收入都有七八萬元。
文山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4月,占地面積18.5畝,投資1000萬元建設4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并購置色選機、提升機、空氣壓縮機等一批專業精密生產機械,形成了以糧食種植、烘干、儲藏、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化經營鏈。
合作社對自己承包農田產出的糧食以及農民經紀人收購周邊農戶的余糧,按品種加工、包裝和銷售,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拔覀兡戤a大米兩萬噸,這些大米都是自動流水線上出來的。首先在去石機上除灰去雜,再經過剝殼、礱谷、碾米、拋光等工序,色選通過后包裝出售?!焙献魃缈偨浝睃S忠杰說。先進的生產設備,科學合理的生產工藝,不僅節約了成本,大米的品質控制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合作社的“賣魚灣”大米成為百姓心目中的口碑產品。
目前通州共有水稻種植家庭農場20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00多家,他們已經成為家家戶戶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主要推手。高質高效、綠色智慧的生產方式也使“金南風”、“米來事”、“ 梽源”、“賣魚灣”等一批大米名牌也脫穎而出,香飄萬家。
為了促進企業和種植戶不斷鉆研新技術、培育新品牌,同時提升了通州稻米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從2019年開始,通州每年都會舉辦“通州好大米”品鑒活動,由來自農業系統的稻米專家和大眾評審團參照好稻米評選標準及要求,對此次參評樣品按照編號進行了盲評,從蒸煮后米飯的黏性、軟硬度、純正持久性品質,以及冷飯口感、黏彈性和回生性品質等進行逐一打分?;顒拥挠绊懥χ鹉陻U大,已成為展示通州優質品牌大米、開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通州區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科科長王曉慧說:“我們對獲獎企業和產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積極推進水稻種植標準化、加工精致化、銷售品牌化,為‘好大米’的生產和品牌化進程助力?!?/p>
“以米會友”的同時,通州進一步拉長、建強綠色優質稻米生產、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大力扶持米酒、酒釀、窨糕、鍋巴、京棗這些帶著記憶中鄉土醇美氣息的米制品從田頭走向了城市。以大米為主要原料的石港窨糕本來只在清明前后售賣,現在常年有售,全鎮大大小小的食坊有近10家,張建華就是其中一家的店主, “現在不少游客會特地??渴郏徺I窨糕。我這個小食店,每年有20多萬的收入?!爱數剡€成立了農副產品微信商城,擴大銷量和名氣,讓百姓感受米食文化,找回曾經的“鄉愁記憶”。
“大米質量合作社成立后,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強大米行業上下游企業聯系,促進本地產業鏈企業間合作,加快通州大米品牌建設,促進大米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巴ㄖ輩^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丁錦同表示。(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