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觀察:【港口雄開萬里流】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強省轉變,“港口雄開萬里流”網絡主題活動江蘇站啟動

2022-09-07 08:56:50 來源:交匯點

打印 放大 縮小

交匯點訊 港口雄開萬里流,江蘇港口繪華章。9月6日,“港口雄開萬里流”網絡主題活動江蘇站在南京港啟動,來自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央廣網、國際在線等近20家網絡媒體齊聚南京港,聚焦江蘇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強省轉變的新成就、新形象。

一組數字來領略“蘇大強”的港口航運有多強

截至2021年底,全省擁有港口生產性泊位數5909個,萬噸級以上泊位數529個,港口綜合年通過能力達23.8億噸,港口貨物通過能力、萬噸級以上泊位數等多項指標均位列全國第一;


【資料圖】

十年來,江蘇港口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308億元,累計增加貨物通過能力10億噸,增長72%;

十年間,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線貫通, 5萬噸級海輪可直達南京,10萬噸級海輪可減載抵達南京,20萬噸級海輪可減載乘潮到達江陰;連云港港建成30萬噸級航道,是我國乃至世界上在開敞海岸淤泥質淺灘建設的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

沿江沿海深水港口“雁陣齊飛”,相繼建成了連云港港30萬噸級原油碼頭、南通港通州灣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鹽城港濱海LNG碼頭、蘇州港太倉四期等一批深水大型化碼頭……

2021年沿江沿海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達945萬標箱,十年來增長53%;

2021年全省港口集裝箱航線達718條,十年來增加79%,其中遠洋航線3條,覆蓋美西北、中東波斯灣、南非等地區,近洋航線83條,覆蓋日韓、東南亞等地區;

十年來,內河集裝箱吞吐量翻了近9番,共開辟內河集裝箱航線91條,覆蓋全省11個內河港口,直達上海、浙江、山東、安徽、河南、湖北、重慶等7個省市,輻射長江干線、淮河、京杭運河等水系。

十年發展,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前20的港口中江蘇港口由占據四席上升到占據六席,億噸大港數量達到9個,占全國的21%,2億噸大港數達到7個,占全國的29%,江蘇 “港口大省”地位更加鞏固。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港口處四級主任科員任超介紹,江蘇瀕江臨海、河湖密布,擁有得天獨厚的港口資源條件,擁有海岸線1040公里、長江岸線1167公里,全省共有10個沿江沿海港口、13個內河港口,其中8個為國家主要港口,是全國唯一兼有江港、海港和河港的省份。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強省轉變,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有力支撐了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交通體系建設。

公+鐵+水,港口進入多式聯運時代

臺風過后,蔚藍的天空上飄浮著大片海綿云,長江上船舶往來穿梭。隨著汽笛聲響,南京龍潭港碼頭上一列火車拉著集裝箱駛出了專用鐵路,即將開往上海。龍潭港區鐵路專用線于2021年4月6日正式開通運行,這也標志著龍潭港區真正實現了鐵水聯運的硬聯通,打通了鐵路進港的“最后一公里”。

……

據南京晟海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時青松介紹,長期以來,南京及周邊企業集裝箱出口運輸方式是通過水路駁運或公路直拖至上海。水運物流成本低但運輸時間長,公路直拖運輸時間短但物流成本高。今年5月份,在多方的努力和協調下,利用堯化門鐵路站和龍潭鐵路站兩個站點,成功開通了南京至上海沿江海鐵班列天天班,主要是將南京及周邊地區集裝箱貨物經水路運或公路到運至龍潭港,通過龍潭港至蘆潮港站沿江班列到達上海洋山港,再由海運出口世界各地。

目前,整個鐵路線專用線共設置了3條,2條裝卸線,1條行車線,有效長度達到了1050米,也就是說一列滿載集裝箱的火車可以實現一次進站、一次裝卸,一次發運,平均作業效率可達每小時15箱。

據統計,該公鐵水多式聯運物流方式將企業貨物周轉效率較水運提高近2倍,物流成本較公路降低近1倍。“多式聯運,讓貨運宜水則水,宜鐵則鐵,宜公則公,提供了多種選擇,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 時青松介紹。目前龍潭港開通了常態化運營的沿江海鐵班列,實現水路和鐵路運輸方式之間的優勢互補,提高運輸效率。2021年,龍潭集裝箱鐵水聯運量為1.43萬TEU(標準箱);截至2022年8月底,龍潭已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2.9萬TEU,預計全年6萬TEU。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劉海琴 劉暢方達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