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訊:江蘇揚州:“農文體旅”深度融合 大運河畔“長”出“好產業”

2022-08-21 19:56:03 來源:揚州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8月16日,一場大雨過后,大運河畔的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泰安鎮華豐村,吹來帶著濕氣的涼風。常州游客陳芳沿著“茶馬古道”又逛了一圈鳳凰茶園,戀戀不舍地回民宿收拾行李準備返程?!捌吆影藣u山水交融的美景讓人記憶深刻,我還會再來?!标惙颊f。

七河八島是大運河畔一處獨具特色的美景,讓這里不僅成為市民、游客、創業者心靈棲居的凈土,也成為體驗運動休閑的樂土?!兵P凰島生態旅游度假區黨委書記呂潔介紹,接下來將朝著“運河人居遺產公園”定位努力,打造“好地方”的文旅“好產業”。

留白與保護,為未來“儲綠”


(資料圖片)

“快看!那棵桑樹上有只蟬?!薄澳鞘桥1锄槅??”木質棧道、仿宋廊橋,飛鳥在林間時隱時現,一支研學游隊伍在聚鳳島的密林中走走停停,觀察著島上的花鳥魚蟲。

“這是揚州科技館組織的大運河生態研學夏令營?!兵P凰島國家濕地公園負責人劉潤梓介紹,聚鳳島位于七河八島最北端,屬過水型濕地,四面環水,島上河、塘、蕩、灘等地貌俱全,有80多種鳥類、36種魚類、8種兩棲動物、15種爬行動物及哺乳動物,是動植物的“天堂”。

坐擁優質自然資源,生態科技新城沒有著急開發,而是從2015年開始“封島保育”,進行環境修復,只允許科研、研學團隊上島。“我們著重保護島嶼的原始風貌,以天然木質材料對聚鳳島的園路棧道、觀鳥望臺和橋梁進行修復,盡可能不讓人為設施影響小島生態?!眲欒髡f,綜合整治后島上鳥類明顯增多,如今研學隊伍上島必須打傘,否則很可能被鳥糞淋到。

如今,聚鳳島是七河八島中科研考察、科普教育的最佳目的地。聚鳳島研學線路已成為暑期學生親近大自然的熱門線路,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也把聚鳳島作為研學基地,定期上島觀察濕地動植物。

保護性開發不僅喚醒了聚鳳島的“綠色活力”,更印證了生態科技新城在發展中堅持的“綠色初心”?!霸趯ζ吆影藣u生態資源妥善保護、保留原貌的基礎上,我們先后提升改造了鳳凰島國家濕地公園、聚鳳島、鳳凰山等特色景點,增設游覽景觀近50個?!兵P凰島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七河八島的保護性開發將持續進行,努力為動植物守住一片生態“自留地”,激發大運河的“綠色活力”。

運動加文化,為發展“添翼”

“快來玩水!”“看我劃得多遠!”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揚州深潛大運河中心,遠遠就被太平河上的嬉笑聲吸引,那是市民正在體驗皮劃艇項目。

“這是我們今年新推的水上運動體驗項目?!睋P州深潛大運河中心負責人朱成介紹,中心目前是亞洲最大、功能最齊全的民間賽艇基地,有優質的水上賽道,已成為具有洲際水準的專業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拔覀冊谠袑I賽艇運動的基礎上,推出皮劃艇體驗項目,讓更多市民感受水上運動的魅力?!?/p>

暑假以來,深潛大運河中心已接待1200人次前來體驗皮劃艇運動。

在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過程中,“活態”是靈魂。而“運動+文化”已成為近年來生態科技新城“活態”傳承運河文化的創新之舉。

今年端午節,由生態科技新城和揚州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我們的節日·端午”暨“大運河·七河八島”龍舟賽在深潛大運河中心舉行,十支青年人才龍舟隊逐浪太平河,傳統文化與現代賽事在運河上完美結合。

“生態科技新城地處‘四水交匯’地,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我們將運河的剛柔并濟融入區域整體布局?!鄙鷳B科技新城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此為延伸,近年來新城還舉辦了文人雅集、國風體驗、保護水工遺址等一系列活動,聚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在弘揚大運河文化的同時,突出其歷史脈絡和時代價值。

內涵和形式,在這里“共美”

如今,華豐村不僅成了周邊短途游的新晉網紅打卡點,還多次受到央視等主流媒體的關注。陳芳就是看到央視節目慕名而來的。

“真的不虛此行?!标惙颊f,她帶著家人入住民宿,不遠處就是山林、果樹和大片茶園,露營、燒烤等娛樂項目也都有配備,這幾天度過了一段“就食山水之間、留宿鄉村月下”的美好時光。

“華豐村依山傍水,我們因地施策打造‘伴山’民宿品牌?!比A豐村黨總支副書記介紹,華豐村周邊河網交匯、茶田連片,綠化覆蓋率高達75%以上,以此為依托,華豐村打造了面積達1800平方米的“民宿圈”,首批入“圈”的6戶居民每年每戶平均可增加收入4萬多元。

離華豐村不遠處便是芒稻村,這里的田園綜合體剛送走一批來體驗農耕文化的孩子?!拔覀冞@里不僅有住宿、餐飲,還有農耕文化體驗區,不少市民帶孩子來體驗種植采摘的樂趣?!泵⒌敬妩h總支書記介紹,芒稻村地處七河八島中芒稻島的最北端,近年來秉持保護好、利用好生態環境的原則,陸續關閉6個產能落后的工廠,同時大力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開發特色農業、觀光農業項目,并成功創成市級特色田園鄉村。

特色農旅產業在七河八島逐漸成型?!拔覀儗⒈3执竺娣e農田和森林覆蓋的都市田園格局,在割麥子時舉辦‘開鐮節’、收稻子時舉辦‘豐收節’?!眳螡嵔榻B,通過特色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打響農旅品牌。

近年來,生態科技新城依托生態資源,聚焦“生態+農業+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圍繞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叭诤习l展,要尊重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規律,更要找準文化、農業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切入點?!鄙鷳B科技新城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做優“伴山”民宿、“茶馬古道”、棠梨灣等新晉網紅打卡點,實質性推進“鳳凰島-邵伯古鎮”廊道建設,挖掘文化內涵,突出生態優勢,建設都市近郊度假休閑帶,打造特色鮮明的“農文體旅”融合新產品、新業態。記者 露莎 西伯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