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長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長江、東海、黃海三水交匯之地。從高空俯瞰,長達178公里的江海岸線猶如兩條臂膀,將啟東擁在懷中。
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22年上半年江蘇省54個縣(市、區)空氣質量狀況排名,啟東以PM2.5濃度26微克每立方米,85.1%優良天數比率,分別名列全省第一。啟東,這個連續3年空氣質量位居江蘇省縣(市、區)第一的城市,逐漸吸引越來越多媒體和游客的目光。通過江海岸線修復、提升空氣質量、推進城市綠化,啟東以生態“金邊”串起“繽紛百里”,高質量打造最美江海岸線,努力展現滬蘇一體融合發展“最靚窗口”的現實模樣。
最美岸線“鑲”出生態金邊
(資料圖)
盛夏時節,啟東“追風汗馬”自行車俱樂部的騎友們,穿行在嶄新的江堤上,盡情飽覽修繕一新的紅陽港閘、江堤灘涂濕地、在建的濱江森林公園等沿江風光。夕陽西下,家住江畔的惠萍鎮公和村鄉鄰們,不約而同漫步江堤,沐浴燦爛晚霞,愜意而坦然。
啟東市擁有178公里江海岸線。從高空俯瞰,猶如一條蜿蜒臥伏的巨龍守護著沙地東疆。曾幾何時,這里的江海堤岸通道狹窄、堤閘老舊、綠化殘缺、護坡脆弱,年久失修。2020年,依托長江大保護戰略,啟東以長江岸線生態修復工程為抓手,大力推進岸線修復工程。同年推出“一百千萬美麗啟東—江海岸線”建設架構,即:一江碧波瀲滟,百里海岸迷人,千河清水暢游,萬畝灘涂如畫。計劃總投資超22億元,確定“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樹樣板”的奮斗目標。
短短2年間,啟東統籌推進岸堤道路提升、沿線景觀打造工程,繪就70公里最美江景,串起108公里最美海濱,打造“北緯32°最美江海岸線”。在此期間,沿江新增綠化帶1246畝、岸線通道全面貫通、整修堤閘8座,江海岸線煥然一新。
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水鳥紛飛、魚翔淺底的美景屢見不鮮。在城區最南處,隔著一道堤壩,一側是浩瀚的長江,一側是豐美的水草地,牛群在此覓食、白鷺在牛背上棲息,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城市綠肺“呼”出新鮮空氣
7月初,《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刊登啟東市蝶湖公園圖片,將美麗的蝶湖展現在全球讀者面前。7月末,《一眼望穿60多公里,啟東網友拍到上海陸家嘴“三件套”》的推文,再度引發全網關注。
啟東的好“氣質”除卻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更是多年來“種”“調”“治”成效的全面顯現。
2014年至2021年間,全市植樹造林14.5萬畝,林木覆蓋率提升了10.12個百分點。啟東高新區引進專利技術,組織專家反復嘗試在鹽堿地上植樹,最終成功植綠3000多畝,相關經驗被全國推廣。
2020年1月13日,原“啟東市經濟開發區濱江精細化工園”取消化工園化工定位。自此,園區內的58家企業逐漸關停51家。與此同時,經過轉型,全市關閉退出的化工企業達92家。為策應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啟隆鎮也積極優化產業布局,實現綠色“轉身”。
大氣治理,貴在精準。啟東市投入重金,大幅削減工業企業大氣污染。啟東中遠海運海工投入980萬元的廢氣處理設備,每年運行費用達到300萬元,一年可減排21噸。寰宇東方國際集裝箱(啟東)有限公司在油改水領域內率先開展整治提升,投資6000余萬元,去年實現減排揮發性有機物256噸。
為推動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啟東市還實施揚塵治理、餐飲油煙治理、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改造等。去年一年,全市完成98個大氣污染防治工程項目、644個大氣污染防治工程任務,減排揮發性有機物432噸。
街角游園“扮”靚城市容顏
傍晚時分,建成不久的啟東市文匯新村小游園里,市民們三三兩兩或休閑散步于種滿綠植的小花園,或愜意地坐在休閑長椅上拉家常,或利用便民健身器材舒展筋骨……
近年來,啟東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進程中,以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為目標,除新建多座大型公園綠地,更注重在城市“邊角”區域見縫插“綠”,以每年新建改建3個以上小游園的建設進度,持續扮靚美好家園。為了讓有限空間兼顧景觀性和實用性,該市將“小”游園當作“大”工程來實施,嚴把工程建設各個環節質量關,每個小游園的規劃建設方案,都組織各方人員反復推敲、認真修改,無論是種植樹木、整修路面、設置健身器材、增加亮化設施,還是配備果皮箱、休閑座椅等,力求做到因地制宜、錯落有致,將小游園建成精品游園綠地。
出門小游園,信步聞花香。目前,啟東市已利用城市“邊角余料”,建起51個口袋公園,成為市民茶余飯后可“隨遇而入”的休閑場地。游園雖小,“五臟”俱全,滿足了市民健身、休閑、娛樂等諸多民生需求。建設小游園,普惠大民生,獨具江風海韻的魅力城市正在繪就繽紛百里的生態“金邊”。(潘瑾瑾 范存娟 陸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