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資訊丨江蘇揚州:“新技術+新成果”加速轉型 船舶產業集智追綠“駛”向藍海

2022-07-13 22:50:33 來源:揚州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配備太陽能蓄電池儲能系統的車道貨物滾裝船在招商局金陵船舶儀征廠區簽字交付。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揚州網訊(通訊員 吳向波 陳菊琴 記者 嵇長青 張旭)經濟強國,必然是海洋強國、航運強國。江蘇是我國船舶制造業大省,在沿江地區,由南京、揚州、泰州、江陰、南通組成的船舶制造業“江蘇板塊”,由于企業創新能力、融資能力、市場能力強,船舶產品形成多元化系列,其綠色低碳、清潔循環的發展方向正引領全國船舶制造業的發展風潮。

“揚州船舶制造業規??偭空既〉?0%左右,占全國的10%左右?!苯?,中國船級社江蘇分社副總經理杭仲九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在世界船舶建造行業綠色、低碳、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中,“揚州船”要緊緊圍繞“雙碳”戰略,積極應對《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對航運帶來的影響,加快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加速推進新技術、新成果應用,加緊新能源船舶產品戰略布局,確保“揚州船”行穩致遠。

“碳”索到了關鍵當口

“2011年1月,《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正式生效,規定從當年1月1日起,所有建造的船舶應滿足TIERⅡ排放標準;2023年1月1日起,對國際航行現有船舶提出能效指數,船舶污染物排放法規要求日益嚴格。”說起國際船舶制造的最新排放標準,杭仲九說。

減少碳排放,最關鍵是能源替代,推廣清潔能源應用。目前,航運清潔能源主要包括LNG(液化氣)、甲醇、氨、氫等四種燃料,但它們普遍存在更易燃爆、腐蝕性強的特點,限制了船舶在清潔能源方面的使用率。 杭仲九表示,科技創新是實現航運業減排目標的關鍵手段。目前,清潔能源利用速度趕不上需求,成本和基礎設施建設是最主要的障礙。 減排,船企是最受挑戰的群體之一?!拔覀儗氲氖侨毡敬ㄆ榫嬖齑J?,也很早就開始注重減排?!睋P州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挺表示,從對標國際排放標準來看,“中海運”船東檢驗一次合格率已從91.7%提高到99.2%,綜合能耗下降了63%。

近年來,中海運也在加快拓展產品線,不斷推出新能源船舶。其中,16000標箱就是儲備產品,該產品系國內首次采用純電動動力的集裝箱船,今年3月由中海運母公司簽訂了2艘訂單,明年交付。

今年早些時候,招商局金陵船廠先后向芬蘭、意大利、土耳其等國交付5800米車道貨物滾裝船、7800米車道貨物滾裝船、63500噸散貨船等3艘大型船舶。其中,7800米車道貨物滾裝船是混合動力滾裝船,系世界上最先進的新一代環境友好型短海貨物滾裝船,擁有多項創新性節能環保裝置,能夠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一半。在港口停留期間,船舶可使用總功率為5MWh的巨型鋰電池儲存電能,借助軸發電機和35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在停泊時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到零。

“綠色發展方式是航運市場的大趨勢?!睋P州市船舶商會會長黃學偉提出,揚州船企要加快全流程“綠色脫碳”進程,“我們只有主動變、加快變,早適應早行動,嚴苛的國際公約才能成為又一輪發展新機遇。”

“智”造已成集體風潮

近日,招商局金陵船舶宣布,已研發出8000車位汽車滾裝船,保證未來10年不落伍。這是該船企借力重工船舶高等研究院搶占智能船舶裝備和創新技術制高點的一大舉措。該船企還開發出了滾裝船關鍵設備,填補了國產化研制空白,向軍民兩用方向推廣,目前樣機已經問世,將接受國家工信部驗收。

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日益成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主流趨勢,世界主要造船國家紛紛加快智能制造步伐。近年來,揚州船舶工業也積極開展智能化轉型探索,通過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行業企業示范應用等,智能制造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具備了進一步推動系統創新、深化應用的良好基礎。

在招商局金陵船舶揚州公司,智能化制造已成風尚。輥道輸送系統、條材生產線、管加工車間、光伏改造工程、空壓機余熱再利用、VOCS廢氣監測系統等,全部采用了智能化裝配。

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蘇)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李國榮介紹,公司正加快機器人的運用,“近幾年隨著環境改善、機械化程度提高,船舶行業已從過去的‘臟累苦’轉變為現在的‘高新尖’。我們加大‘智改數轉’力度,解決了新研發船型不能產業化落地的問題,在關鍵設備研發方面堅持國產化,牢牢將供應鏈把握在自己手中。”

新大洋造船常務副總經理陳鶴榮表示,智能船舶技術要變“注重造軀體”為“注重造內臟與神經系統”,以“智能技術”推動“動力、配套與信息裝備技術”更新換代,提升船舶航行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經濟環保性。其次,要把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結合起來,加快發展船舶高端制造技術,使生產效率趕上先進水平。

“從目前來看,揚州廣大船企要加快在生產環節的智能化改造步伐?!标慂Q榮認為,“智改數轉”體現在船舶制造的方方面面,首先需要針對行業特點進一步完善智能制造的頂層規劃,由點及面、由表及里逐步探索智能制造的推廣路徑,推動智能場景、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智慧產業鏈等智能化改造;其次,要明確創新驅動是智能制造發展的核心路徑,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開展技術、工藝、裝備、軟件和管理、模式創新,推動船舶智能制造整體水平提升。同時,要不斷培育創新型、技能型、專業型人才,豐富人才隊伍,創新產業生態,提高科技創新源能力。

拓展高附加值船舶產業鏈

游艇、集裝箱船、化學品船、客滾船、散貨船、水泥運輸船、成品油輪、半潛船、多用途重吊船、極地探險郵輪、儲油船……7月11日揚州舉行的首屆“揚海絲路發展論壇”上,與會船企負責人發布了“揚州船”家族系列,其中游輪、極地探險郵輪、化學品船等高附加值船舶以前鮮有“露面”。

“揚州水域面積占比30.5%,是長三角地區平均占比15.63%的近2倍。揚州市境內有主要河流1111條,總長6060公里,是長三角地區唯一的長江、淮河、大運河流經的城市?!敝袊胶W會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韋之杰列出“揚州水”的特征,直言揚州要打造游艇建造基地,成為長江、運河游船的創設中心和生產基地。

韋之杰表示,揚州是江蘇船舶制造業大市,不僅要“造船”,更要圍繞“船”這個主體拓展高附加值船舶產業鏈。他建議,可打造高端“航運服務業基地”,圍繞航運金融、航運交易、航運科技、航運教育、航運法務、航運政策等發展高端現代航運服務業;依托運河千年文化傳統,借助開放口岸優勢,構建航運文化創新中心。

從造船到航運,再到航運經濟、樂水產業,專家們坦言揚州要加快新理念、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做好船舶和“水文章”。韋之杰建議,揚州因水而興,可大力發展水上世界、游泳、跳水、潛水、新船試場、智能測場、水下考古、水生物培育等關聯產業,在陸上建設航海文物館,展示船用實物,拓展船舶配件制造產業。

重慶市東江實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周琢認為,揚州是長江旅游線上的璀璨明珠,從重慶到上海的長江游輪內河游是目前國內最安全、最舒適、最經濟的航線之一。目前,長江上萬噸游輪已經出現,正進入環保、智能、節能領域,揚州可以充分利用好本土船企的制造優勢、技術優勢,在游輪等特種船舶制造上展開研制,并深度融入游輪營運、維修領域。

“江河交匯的長江揚州段船舶正呈現大船越來越大、小船越來越多的特點,大船頂天立地、小船鋪天蓋地,‘揚州船’在產業鏈中正越來越走近中高端?!睋P州海事局局長郭學軍表示,建造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難度船舶的夢想,正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逐漸變成現實。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