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莊婷婷) 昨日上午,連云港市召開本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場新聞發布會。3月6日0時至24時,連云港市新增確診病例5例、無癥狀感染者1例。本輪疫情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例,無癥狀感染者4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
3月6日0時至24時,全市采樣109.8906萬人份,本輪疫情以來累計采樣210.5916萬人次。截至3月7日7時,累計追蹤排查密接605人、次密接2396人,按規定落實管控措施。3月6日新增的6例陽性感染者中,通過密接篩查發現3例、隔離點篩查發現1例、發熱門診就診發現1例、高風險人群應檢盡檢發現1例。
截至3月6日24時,全市已公布兩批中風險地區,均在海州區。目前,海州區共有封控區23個、管控區4個,其他區域均為防范區,啟用非入境人員隔離點37個、隔離房間2943間。
為嚴防疫情跨區域傳播,連云港市及時實施離連通道管控,關閉12個高速公路入口,其他高速公路出入口全部設置查驗點;國省干線、縣鄉村道路設置99個查驗點,實行交通管控;嚴格落實“兩站一場一碼頭”疫情防控,新設多個水路查驗點,嚴密筑牢“內防外溢、外防輸入”防線。
中風險地區管理有序
2022年3月6日0時起,連云港市陸續劃定海州區眾興華庭7號樓等兩批中風險地區。海州區根據最新風險等級及時調整管控措施,由鎮街、社區工作人員、醫務人員、機關下沉人員、社區民警和志愿者組成工作專班,加強管理服務。
嚴格執行“封閉隔離、足不出戶”要求。小區或樓棟單元一旦被確定為中風險區域的,第一時間采取硬隔離措施,通過安裝電子門磁、監控設備,防止人員外出流動,同時安排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巡查、巡邏防范,嚴控人員隨意進出。
加強居家隔離人員健康監測。每日收集匯總居民體溫測量信息,全面摸清、動態掌握轄區人員的健康狀況,按照單人單采的要求,上門開展核酸采樣檢測。同時加強對電梯、樓道、公廁、垃圾桶等公共區域的環境消殺和日常保潔。
提供定制化生活保障服務。為滿足被封閉區域人員的實際生活需要,安排鎮街、社區與超市簽訂保供協議,群眾通過電話或點擊小程序鏈接,下單購買生活必需品,待超市將購買的必需品送至小區指定地點后,再由志愿者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送貨上門,提供精細化服務。
進一步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優化突發疫情應對方案和健康異常人員轉運方案,封控管理居民和工作人員中如出現發熱、咳嗽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的,及時轉運至就近的發熱門診就醫排查,果斷采取限制性防控措施。
健康碼變成“黃碼”后及時報備
為精準加強風險人群健康管理,控制潛在感染源,連云港市按照有關規定對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活動軌跡有時空伴隨的人員賦予“黃碼”。
被賦“黃碼”人員,應主動向所在社區(村)登記,居家健康監測7天,其間第1、3、7天分別到指定機構進行3次核酸檢測,每次要間隔24小時,如果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有序轉為“綠碼”。外出開展核酸檢測應全程嚴格做好個人防護,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與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離。
連云港市海州區范圍已設立3家“黃碼醫院”,分別為市眼科醫院、市二院西院區、市婦幼保健院,其中市二院西院區為血透、放化療及危重癥黃碼患者就診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為危重黃碼孕產婦救治定點醫院。具體就醫流程如下:
封控區、管控區內人員就診流程。無論蘇康碼是“綠碼”還是“黃碼”,均須至黃碼定點醫院就診。分2類進行處置:一類是有就醫需求的非急救人員,要主動聯系所在社區,通過社區預約“黃碼醫院”,乘坐轉運車“點對點”前往“黃碼醫院”;二類是有急救類就醫需求的人員,直接撥打120急救電話,由120救護車送至“黃碼醫院”。病情特別危急的,可就近送至具備相應診療能力的醫療機構。上述人員診療結束后,乘坐轉運車輛“點對點”返回,全程實行閉環管理。
其他黃碼人員就醫流程。封控區、管控區、集中隔離點以外,其他黃碼人員需就醫的,全程嚴格做好個人防護,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與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離,自行至黃碼定點醫院就診。
市場生活物資供應充裕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連云港市按照生活物資應急保障預案,迅速調度重點保供單位正常經營,暢通生活物資運輸渠道。截至3月6日,各縣區城區生活物資儲備4.4萬噸,可保障供應8天左右。
暢通貨源渠道。著力加強物資采購運輸保障,在已向保供企業發放1300張車輛通行證的基礎上,全面做好保供車輛人員核酸檢測服務工作。對接落實徐州、淮安、宿遷等蔬菜中轉基地,建立蘇北五市生活物資“綠色通道”,確保生活物資運輸車輛進得來、出得去。同時積極組織本地貨源,連云港市常年蔬菜播種面積125萬畝,當前在田蔬菜面積29.2萬畝,日上市蔬菜5000噸,可為居民每人每天提供1公斤左右蔬菜。
加強物資儲備。當前,家得福、保真等全市31家重點保供企業現有儲備2.8萬噸,生活物資儲備充足。海州主城區綜合儲備1.7萬噸、日消耗2200噸,可保障供應8天左右;城區內17個菜市場營業正常、貨源充足、秩序井然。3月6日,連云港市規模最大的四季農產品批發市場各類蔬菜動態儲備已達5000噸,可保障海州主城區供應10天左右。
提升配送效率。目前,連云港市對海州區各住宅小區實施三類不同防控模式,“因區施策”,推進各小區與重點保供單位信息共享,實現雙向溝通選擇。針對封控和管控小區,指定就近保供超市,實施“點對點”保障,主要采取“線上訂單、線下跑腿、無接觸配送”服務模式。為美團、阿里巴巴等企業開具保供資質證明函,組織1500名騎手迅速投入物資保供。同時,加強封控小區志愿服務隊伍建設,每個封控小區配備專職保供負責人,協同志愿者、樓棟長共同努力做好居民生活物資保供。利用第三方電商平臺、自建商城、網上市場和手機APP等渠道,開展直采直供、訂單配送、社區團購等業務,向廣大市民提供各種套餐。
維護市場穩定。加大市場運行監測力度,對異常情況及時預警。疫情發生以來,全市累計出動價格執法檢查人員537人次,檢查各類市場主體985家,發放政策提醒函829份,辦理投訴舉報5件,立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3件,維護了生活必需品市場經營秩序。下一步,將切實加強物價監督管理,對價格欺詐、哄抬物價、串通漲價等操縱市場價格行為,依法從重從嚴從快進行查處,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市場價格秩序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