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種菜按畝管,現在要數葉子、算日子。”種了五六年西紅柿,大喬見識了標準的厲害,“咱照著標準干,西紅柿含糖量提升一倍,價格翻了番。”
棚外時有微風,棚內忙活的大喬滿頭大汗。
9月19日上午,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示范園四季采摘園區,一處大棚內,大喬正貓著腰,抻著脖子,給棚內一大片綠油油的秧苗地鋤草。
大喬名叫喬耀,是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示范園在2020年“引進來”蔬果種植大戶,這個占地1000畝的生態采摘園,采用的全是生物有機菌肥改良的土壤種植的水果、蔬菜。
“你看這土多疏松,澆水后易滲透,不板結。”大喬挖了挖土壤,特別專業地給記者科普道,“使用微生物菌肥可大幅減少化肥用量、減少土壤污染,并增強蔬果的抗病與抗逆能力呢!”
“你咋知道這么多,像個‘農業專家’?”記者打趣道。
“多虧了聯盟里農業專家的指點呢。”大喬笑著說道。
“什么聯盟?什么農業專家?”記者繼續追問。
“‘合作聯盟’是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示范園,為破解園區產業發展難題而打造的鄉村振興新模式。目前共建立了科研,生產,農社服務,商業四大聯盟。農業專家就是‘農社服務’聯盟里的農業專家、農技人員。”塔元莊鄉村振興示范園生產技術部經理周世杰一語道破。
“我們就是要打造一個模式,搭建一個平臺,制定一批標準,讓合作伙伴在平臺上共同發展,優勢互補,迅速做大做強。”周世杰說,目前,園區已成立50個合作聯盟,培養高素質農民2000人以上,引進科技類人才100名以上。數據最有說服力。鄉村振興示范園開園8個月來,實現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安排村民300多人就業。
(記者 郭甜肖 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