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擁理念”城市血脈 情系深藍最佳海灣筑軍港

2021-06-03 10:12:01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六月的青島,天藍海碧,暖風輕拂。春意灌滿了島城每一條大街小巷,來自全國各地的游人絡繹不絕。

稍加留意便不難發現,島城街道、廣場、車站、碼頭大屏幕上,雙擁主題宣傳海報時不時滾動播放;浮山灣連綿數十座高樓的燈光秀,這兩天晚上也開始滾動播放雙擁宣傳標語。作為我國重要的海防城和海軍城,青島的軍味特色可見一斑。

青島是駐軍大市、兵員大市和安置大市,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早已成為全城軍民發自內心的情感認同和自覺行動,已連續9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積淀形成的“最佳海灣筑軍港,最美地塊建營房,最優兒女穿軍裝,最好保障獻國防”的新時代“雙擁青島理念”,深深融入青島血脈,成為城市品格。

情系深藍最佳海灣筑軍港

時針撥回到8年前,2013年2月27日是一個注定要載入史冊的日子。這一天,我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首次靠泊青島某軍港,標志著我戰略母港已具備靠泊保障能力。

為建設中國首座戰略母港,早在幾年前,青島就啟動了航空母艦母港周邊村民搬遷工程,6個村1429戶村民一個月內全部搬出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家園,田里不留一個墳頭,村里沒留一間民房,港灣不留一張漁網,百姓沒有一個上訪,打造出搬遷工程的“青島樣板”。

“從小生長在這個地方,一下子全部搬出確實難受。高興的是咱也為國家盡了一份力,把這個地方騰出來建設軍港,從心眼里希望國家越來越強大,海軍越來越強大。”青島西海岸新區六和社區居民畢宗明說,“搬遷那年,兒子剛滿10歲,現在也成為一名海軍戰士。”

6個村子的安置區就是現在的“六和社區”,取名寓意6個村子組織和暢、文化和善、利益和諧、人際和睦、秩序和順、環境和美。六和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本榮說:把家鄉貢獻出來,給中國第一艘航母做基地,“建設好戰略母港,我們感到自豪也很光榮。”

如今,六和社區所在的古鎮口已經形成了包括船舶海工、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海洋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在內的高科技企業園區,不僅推動了部隊戰斗力提升,也讓從海邊搬到示范園區的鄉親們享受到了雙擁工作帶來的紅利。

在軍港海岸線附近,海軍某部專門為當地漁民建造了一座“連心漁港”,在村民安置地建設了一所“海軍小學”,樹立起一座“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的友誼豐碑。

“那一年,當我們護航編隊準備起航前往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時,忽然聽到一個聲音:看!看!看!那山坡上咋這么多人?”參與護航編隊執行遠航任務的海軍戰士小劉向記者介紹,“當時,我正站在甲板上與戰友說話,回過頭來向遠處山坡一看,數百人站在碼頭外的山崗上向我們揮手……是來給我們送行、送祝福的!于是艦長下令,讓信號兵打出旗語:感謝人民!”

愛在軍營最美地塊建營房

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靈山灣和古鎮口之間,有一座海拔486米,總面積65平方公里的山體,這就是青島人民引以為傲的4A級國家旅游景區——大珠山。三面環海,地勢雄奇,從東向西遠眺,都是一道青峰相連的半島風景。這里景色最佳處為大珠山東北處的珠山秀谷。

2016年,海軍小鎮在這絕美山谷的東北麓拔地而起。海軍小鎮是由青島西海岸新區劃撥最美地塊、海軍投資建設的社會化保障示范小區,占地251畝,建筑面積約8.1萬平方米,投資約2.2億元,建成公寓房1218套,建有專門的生活服務中心,小區被打造成為海軍官兵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和軍隊社會化保障示范工程。

每年清明前后,山谷入口處櫻桃花、杏花、桃花相繼盛開。山谷里嬌黃的連翹花與潔白的棠梨花一片連著一片。春風吹拂,花枝搖曳,讓人流連忘返。居住在海軍小鎮的官兵,不出家門就能觀賞到珠山秀谷“花浪”排空,直接藍天。

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為滿足航空母艦母港官兵生活需求,青島地方政府不僅從財力、物力支持部隊建設,同時還吸納、整合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港區建設,在母港周邊配套建設了海軍公園、海軍小學、海軍中學、海軍融合醫院及軍隊社會化服務保障中心。

“如何讓官兵遠征無憂、遠航無慮,后勤保障十分重要。”駐青部隊某部部隊長介紹,青島地方政府心系國防、情系軍隊,在軍事訓練、戰備執勤、國防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方面,竭盡所能、全力相助。

除了航母母港配套工程建設之外,青島市還在風景秀麗的百果山下、花團錦簇的世博園旁劃撥了1600畝土地,建成了世界一流、國內最好、教學裝備最先進的軍事院校——海軍潛艇學院;劃撥了300多畝土地為青島警備區、武警青島支隊建設了營房。

2020年,為支持新組建海警某部隊建設,青島市以“交鑰匙”的方式,在沿海一線無償提供上萬平方米辦公用房,建設了11個海警工作站,各類生活保障設施全部配備到位,官兵拎包即可入駐辦公。

心系國防最優兒女穿軍裝

“刷卡的那一刻響起一聲‘榮軍卡’,仿佛把我拉回到了激情燃燒的軍旅歲月。”從青島市北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出來,高新國走到附近的公交站,第一時間體驗了剛領到的“榮軍卡”,“青島市委、市政府辦了一件大好事。這張卡讓退役老兵享受了實惠,但還不僅僅是實惠,這代表著一份無上榮光。”

推出“榮軍卡”、組建“榮軍聯盟”、打造“榮軍街”、開展“千企萬店‘榮軍崗’退役軍人專場招聘”系列活動……今年以來,青島這座充滿活力與時尚的現代化大都市,按下擁軍優屬快進鍵,創新“軍民同心、政府領跑、社會接力、全民參與”榮軍工作法,將新時代的雙擁精神融入城市血脈,伴隨高質量發展一同脈動,軍人軍屬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參軍報國成為全城青年的追求和夢想。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長期以來,青島市在全社會大力營造愛國擁軍氛圍,利用春節、八一等時機,大張旗鼓走訪慰問部隊,廣泛開展軍民共建活動。堅持敲鑼打鼓送新兵、披紅掛彩迎退伍,廣大現役軍人、退役軍人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尊崇,“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的優良傳統得到發揚。在全國率先開展了27批次、2600多名機關公務員到部隊參加軍訓活動。出臺《關于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把國防教育納入到中小學教學計劃,全市大中學生軍訓率達到100%。軍愛民、民擁軍的雙擁觀念已深深根植于每一個青島市民的心中。

后顧無憂方能一往無前。近年來,青島市按照讓廣大官兵“不為后路擔心、不為后院分心、不為后代憂心”的思路,全面做好“三后”工作。

出臺21條退役軍人就業政策和15條創業政策,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00%安置到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讓官兵“不為后路擔心”。

開展“助力隨軍家屬就業工程”,行政事業編隨軍家屬“隨調隨安置”,年均發放未就業現役軍人隨軍配偶地方生活補助金2600余萬元,讓官兵“不為

后院分心”。

采取“政策+協調”“直通車”“考試加分”等措施,確保“軍娃”就近就便享受優質教育,讓官兵“不為后代憂心”。

濃厚的社會氛圍和優厚的保障待遇,大大激發了適齡青年參軍報國、建功軍營的意愿和熱情。青島市每年征集新兵3000多名,應征報名人數達2萬多人。2020年入伍新兵中大學生比例達95%以上,每年立功受獎青島籍現役軍人達2000多人。

共鑄長城最好保障獻國防

“長門巖島海島供電工程已全部竣工,具備送電條件!”“送電!”隨著送電指令的下達,工作人員啟動電閘,位于黃海深處的長門巖島正式通電。駐島官兵從此結束了58年沒有長明市電的歷史,開啟了戰備、訓練、生活的新篇章。

長門巖島位于青島市即墨區藍谷區域東南方向海域,面積0.25平方公里,是個無淡水、無航運、無耕地、無居民的“四無”小島。對于這樣的孤島,如果接入電纜,只能從海底鋪設,耗資巨大,技術要求也非常高。因此,雖然經過多年建設發展,島上硬件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但電力問題一直困擾著駐島官兵。

急官兵所急,謀官兵所需。2018年4月,長門巖島供電項目正式啟動。軍地雙方先后召開16次推進會、組織9次實地勘察,投入近2億元專項資金為長門巖島鋪設海底電纜,同時將島上原有光伏及儲能設備就地接入,構建了微型多能互補能源互聯網。此外,他們還為駐島官兵架設5G信號基站、建造燈光球場,大大改善了駐島官兵的生活條件。

青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宗子介紹,面對省內建設條件最復雜的海島通電項目,青島市積極統籌調配資源,協調多個部門調整規劃航道,最終項目提前2個月竣工。

“以后再不用看天氣用電了。”作為島上最老的兵,張立激動地回憶道,2008年,自己剛上島時,連里使用的還是柴油發電機。一年后,為改善這一狀況,軍地專家多次登島,根據島上的光照強度強、時間長等特點,裝備了新型太陽能無氟發電機。盡管晴天時,太陽能面板產電量能滿足做飯、照明、辦公等需求,多云或陰天時也可用發電機車協助發電,但一遇到暴雨、臺風等惡劣天氣時,用電壓力就比較大。尤其是部隊改革后,連隊配備了新的武器裝備,用電量陡增,“電”再次成為制約連隊建設發展的一大難題。

如今,這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式。

把最優質的服務保障放在國防建設事業上,不惜代價保障部隊重大活動,竭盡全力為官兵解難題、辦實事,歷來是青島的優良傳統。

2019年4月23日,慶祝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在青島舉行。為確保活動任務圓滿完成,青島創造性提出“部隊為主、我不為輔”工作理念,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成立52個專班,抽調260人集中辦公,完成了125項保障任務,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軍委首長的充分肯定。

近年來,青島以同樣的政治擔當,先后圓滿完成中俄聯演、“鷹擊48”、西太海軍論壇多國海軍活動、“和平使命-2005”演習等多項軍隊重大活動的保障任務。

青島市軍地聯席會議制度連續30年不曾間斷,累計解決涉軍重點實事1000余件。投入資金實施部隊家屬院保溫工程,惠及軍人軍屬家庭6000余戶。為駐海島等基層部隊建成多所多功能綜合學習室和擁軍蔬菜基地,實現駐青部隊擁軍書柜和智能書櫥全覆蓋。

軍愛民,民擁軍。廣大駐青部隊官兵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也作出了重大貢獻。引黃濟青、青島地鐵、膠東國際機場等重點工程項目實施,得到了駐青部隊的大力支持。2008年青島奧帆賽、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等重大活動,在駐青部隊配合下,成功完成保障任務。在扶貧幫困、搶險救災、疫情防控的一線,駐青部隊官兵始終沖在最前面,樹立了人民軍隊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的光輝形象。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