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將在2030年年底爭取設立11家國際合作園區,其中山西綜改區要在2021年底完成創建評定工作,晉中農高區要在2021年年底完成規劃編制工作,大同、晉中、晉城、長治4家開發區要力爭在2025年年底完成創建工作。”山西省商務廳開發區處長李偉日前在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的山西省開發區國際合作園區能力建設培訓會議上表示。
晉城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史小林在會議上表示:“2020年,晉城經開區以全市1%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市18.3%的GDP、23.4%的工業增加值、73.3%的利用外資、92.5%的進出口總額和99%的高新技術產值。其中,光機電產業近三年平均增速達到27%,已經成為晉城市增幅最大、發展最快、最具潛力的產業集群。”
商務部駐鄭州特辦副特派員陳凱杰在發言中指出,和東部沿海省份相比,山西省開發區開展國際合作園區建設面臨著土地、人才、渠道等要素的限制和困難。因此,他也為山西省園區推進開發區創新提升工作提出了戰略規劃、產業聚焦、資本扶持、渠道建設、人才儲備、配套制度等方面的八點建議。
浙江省商務廳開發區處一級調研員梁志良從浙江開展“鏈長制”創新制度的背景、機制體制設計、“九個一”保障機制作為切入點,引入鏈長制在主體性與對外開放關系中的作用,并提出推行“鏈長制”需要處理好“外循環”和“內循環”的關系,要將國際合作園區建設作為開發區“十四五”發展的重要抓手,并在產業鏈方面堅持自力更生。
國家級經開區綠色發展聯盟秘書處主任宋雨燕以“十四五”時期國際合作園高質量發展路徑建議為題,圍繞《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指南(2020)》,為山西省各開發區建設國際合作園區提出了具體路徑建議,并結合了中德青島生態園以及廣州開發區在建設理念、園區規劃、產業體系及配套環境建設等方面實踐案例進行了介紹。
為加深省內園區對外合作交流能力,山西省商務廳特邀請了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辦事處投資總監金京浩講解了中日合作經驗以及日本營商環境建設案例,特別針對與日本企業合作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誤區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會上,太倉高新區中德創新園與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就各自國際合作園區如何“從零到一”的建設經驗進行了分享,為山西省各開發區提供了有益借鑒。
培訓環節過后,來自山西綜合改革示范區、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晉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長治高新區的參會代表結合學習收獲與自身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方向,與參會專家進行了面對面互動交流學習。
據了解,本次培訓會議由山西省商務廳主辦,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發展聯盟秘書處、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協辦,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落實《關于推進開發區國際合作園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開發區加快構建國際合作園區建設,加強開發區與發達國家和地區合作,加快構筑內陸對開發新高地而舉辦。會議由國家級經開區綠色發展聯盟秘書處宋雨燕主持,共有來自山西省各市商務局以及23個開發區的相關負責人和工作人員215人參與了此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