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主辦,陜西西咸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辦,西咸新區金控資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鋼基金智投匯協辦,以“協同智領 匯聚動能”為主題的“2018‘創響中國’西咸站中國產業基金50人論壇”在西咸新區星河灣酒店隆重舉辦。國內十余家重量級的基金公司代表受邀出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國務院研究室原司長陳文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孟春,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委會副會長、中國母基金聯盟秘書唐勁草,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亢振峰,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趙孝,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院長魏鵬舉,以及國內著名十幾家基金代表,以及西咸新區相關領導50余人參加了論壇。論壇以政、金、產、研主題演講與高端對話相結合的形式,共同探討基金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視野、新模式,為促進西咸產融結合與創新創業提供智力支持。
亢振峰在致辭中表示,西咸新區是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近年來圍繞產業發展、環境提升等中心工作不斷加大追趕超越力度,成效顯著。未來希望同更多的優質產業基金合作,源源不斷的引入金融活水,加速“雙創”項目在新區落地結果,推動產業發展。
重大利好消息,西咸新區發布雙創+文創的投資基金征集公告。
趙孝發布了西咸新區雙創+文創投資基金管理人征集公告。他表示,為進一步發揮財政基金引導作用,鼓勵各類社會投資機構和優秀創新創業人才參與西咸新區的建設,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西咸新區雙創升級版,西咸新區將通過西咸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出資打造雙創+文創的投資基金,投資主體涵蓋雙創和文創的領域。
從歷史關鍵數據來看,投資要有獨立判斷,關注潛在需求、擁有長遠眼光,切忌盲目進入惡性競爭!
活動中,陳文玲發表主旨報告,介紹了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她認為在1-9月全球國際引進外資下降42%的形勢下,中國引進外資仍能達到6%的增長,令人充滿信心。同時也要注意,投資要從高速向高質量發展,占領高端尖端項端技術陣地,做長遠投資打算,避免惡性競爭。
發布創新成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共謀西咸發展新思路。
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由首鋼基金智投匯發起,聯合國內頂級投資機構、權威專家智庫、知名學府、產業創新領航企業共同打造的產融協同 智領計劃正式啟動,致力于為城市級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持續賦能。智領計劃落地西咸,除了此次舉辦中國產業基金50人論壇之外,今后將持續通過不同的活動形式,聚集數十位國內頂級金融機構領袖,包括市場化母基金、產業基金,權威智庫專家,產業鏈領先企業,不斷實踐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多要素融合,不斷深入產業創新。
大會組委會還甄選火山石資本、安芙蘭資本、深創投、高特佳、光大控股、國信投資、硅谷天堂、同方以衡、嘉志資本、文資華章、易聯資本、曦域資本、核建基金、華映資本、高鵬資本、中關村協同創新基金共16家國內杰出投資基金,為其頒發了“中國投資睿智領航者”稱號,并聯合所有獲得“中國投資睿智領航者”稱號的優秀投資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西咸新區)基金投資聯盟,搭建產融合作對接平臺,引導更多市場化資本關注、投入西咸;為西咸產融結合與創新創業提供智力支持與資本賦能。
此外,此次活動還舉行了西咸新區金控資本加入中國母基金聯盟儀式。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委會副會長、中國母基金聯盟秘書唐勁草對中國母基金行業現狀與發展新趨勢進行了介紹,對政府引導基金和市場化母基金目前的行業特點以及行業痛點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并表示非常歡迎西咸新區金控加入中國母基金聯盟。
PPP模式作為地方政府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西咸新區應該因地制宜運用PPP模式,把握PPP模式彎道超車的機遇,大力推進產業創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孟春圍繞《推動產業發展的新思路》與嘉賓們分享了關于PPP基金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新思路,主要從PPP模式和產業發展的關系、PPP基金如何對PPP產業創新發展發揮作用、及怎樣搶抓機遇來推動西咸新區的產業創新發展三個層面展開討論。他強調PPP投資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從經濟運行數據當中可以判斷是“大有可為”,產業創新發展應當與PPP模式高度契合,產業創新發展需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產業創新發展同樣需要長期運營。
處于震蕩期文化資本市場恰恰充滿機遇,西咸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恰逢其時!
基于孟春研究員的分享,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魏鵬舉院長分享了關于PPP在文化領域的應用的觀點,他指出,文化產業在國家戰略層面的地位未曾改變,去明星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在中國逐漸形成。中國文化產業正在邁入全球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軌跡,即回歸本原,內容產業、IP經濟、創意經濟恰恰在這個時期最值得關注,最值得投資。而西安作為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擁有雄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但是如何實現這些文化資源的價值乃至產業價值,就一定要和傳統的商業模式更穩定的行業結合在一起。比如說旅游業,毫無疑問就是最好的對接,況且現在文旅部已經確立。文化和旅游原來是兩張皮,現在已經在頂層設計方面開始融合和發展。
開發區的定位決定地方產業特色,西咸應明確定位,結合產業基金,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火山石資本董事長章蘇陽就產業基金和開發區的生態共建提了七點想法,他重點強調了基金的作用、投資的正規化、以及如何篩選基金管理人。此外,他認為企業在選擇公司發展區域時會考慮他們的產品與當地產業整體的特點是否匹配,產品與地方產業特點越貼合,在此成立公司對將來的發展以及輻射其他層面的影響也會越大,所以對于開發區的長遠發展,走好第一步即定位很重要,西咸也是如此,需要找到明確的、可施行的產業定位。
數字時代下,創新型城市擁有全面開放的生態,投資量級巨大。
目前技術發展和各個板塊的技術加速突破,跨界融合使得集成創新,融合創新迎來拐點,到今天才真正形成覆蓋各個領域的數字化浪潮。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所副總工程師高艷麗指出,在數字化浪潮中,創新城市是驅動力,高端高新發展,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并提出了“數字孿生城市”的概念,真正是數據驅動治理、智能定義一切,虛擬服務現實,準確反映物理的狀態,精準操控智能優化,改善面貌,形成虛實結合的模式,進一步推動智慧城市創新。同時可以看到,在智慧城市投資方面類似省級的行政區基本上五年投資在100—500億,地級市在10—30億,投資基本上都是非常大的數量級,國家給了社會資本應有的政策,金融產業在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巨大。
擁抱產融升級:多角度解讀產融結合,助力西咸發展新浪潮。
最后,在圓桌討論環節邀請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韓亦舜,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呂拉昌,中國投資協會新興產業中心副主任王濤,北京高特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業務合伙人范大龍,首鋼基金智投匯副總經理、智領計劃秘書長孫琦,圍繞“尋求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切實發力點,促進金融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新經濟特征下,尋求產融結合新模式”、“尋求未來產業投資風向標”、“產業引導基金如何補位財政補貼”等議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擁抱產融升級,提高全行業運作效率,加速西咸發展。通過此次論壇,為更多致力于推動產融發展的有志之士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臺,并帶來了創新力量。在一帶一路大布局下勢必翻開西咸新區產業投資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