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牌工業城市和西南工業重鎮,柳州曾憑借汽車、鋼鐵、機械“老三樣”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叫響“柳州造”。當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各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產業煥新和新興產業壯大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柳州主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智”興“質”,加快培育發展智能終端及機器人產業,藍圖起勢如何?
10月28日,柳州市智能終端及機器人產業發展合作大會主辦方組織多支參訪團考察柳州產業發展,先后走進柳州工業博物館、柳州國軒電池有限公司、聯合汽車電子(柳州)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精益制造工廠等地感悟柳州工業發展的脈搏,以及探知這座城市不斷吸引產業鏈企業入駐的魅力所在。
因工業而興,也因工業而強,柳州幾乎是中國近代工業進程的縮影。在柳州工業博物館,中國第一代1101型汽油機、中國第一臺輪式Z435裝載機、051型“友誼牌”伐木油鋸等展出的老物件是工業史的見證。
走進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廣西首家年銷售收入超千億的制造企業,車間里“智能智造”的氣息迎面而來。其寶駿基地中的精益制造工廠,創造性地構建以“智能島”為主體的柔性化產線,將“精益生產”和“智能制造”有機結合,集“高柔性”“高效率”“更精益”“更穩定”于一體,以全面“2C”為導向重新定義汽車超級工廠。
在該廠區可以看到,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研制的IMR移動智能機器人、無人叉車、倉儲式 AGV、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在內的多款機器人產品與自研智能化柔性生產解決方案結合,大規模應用其中?,F場工作人員表示,精益智造工廠總占地面積4.6萬平方米,每小時可生產35臺車,設計年產銷量是18萬輛臺,目前車間已經達到60%的自動化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柳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和面向東盟的橋頭堡,四通八達的道路匯集在此,產業市場可覆蓋西南、華南、華中、東南亞等地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本土重點企業“鏈主”效應展現,持續吸引了一批國內外知名零部件企業在柳州設立生產基地。
國軒電池相關負責人表示,“柳州國軒主要面向華南市場,同時作為東南亞的一個出口基地,對越南、泰國等輸送我們的產品”。聯合汽車電子(柳州)有限公司方面介紹稱,設立柳州基地的意義主要在于覆蓋西南片區。
據悉,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聯合汽車電子(柳州)有限公司”,是通過上汽通用五菱成功引入柳州市的首個控制器零部件企業,主要產品有電機、電橋等新能源業務。在一期項目車間可見條條智能化生產線有序運作,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期共有3條生產線,其中兩條是電機的高亮生產線,現在一條線年產能大概是20萬臺套。其透露,“工廠的自動化程度在80%,產線實現少人化,上料、裝配、加工等操作基本上由設備自動化完成”。
目前企業正加快推進聯合汽車電子柳州新能源項目(二期)建設,主要生產電機、電橋等汽車零部件,可為柳州市發展智能終端及機器人提供控制器及電機等產品。
作為國軒高科一帶一路橋頭堡,柳州國軒依托柳州市雄厚的工業基礎,短短四年時間里已躋身廣西百強企業,綜合實力位居廣西新能源鋰電行業第一方陣。
柳州國軒主營磷酸鐵鋰電芯、動力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及儲能型電池組等,產品廣泛應用于整車、儲能等市場領域,可為柳州市發展智能終端及機器人提供動力源。公司整體產能規劃30GWh,分三期建設,目前已建成年產能20GWh的磷酸鐵鋰電池生產基地,其中15GWh產線已正式投產。
在該企業的生產車間,汽車電池包經過涂布、卷繞、組裝、激光焊接、注液、清洗、電測及上蓋等多道工序后正式亮相?,F場工作人員表示,“我們的電芯生產車間是全自動化車間,大家可以看到里面的工人非常少,因為高密度的操作全都是由機器來代替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