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國產HPV疫苗免疫后66個月保護率100% 專家:不必非等九價HPV疫苗

2022-09-29 12:47:20 來源:財訊界

打印 放大 縮小

《柳葉刀-感染病學》近日發表首個國產二價HPV疫苗III期臨床試驗的終期分析研究。研究顯示,該疫苗在免疫后5.5年內對HPV16/18型相關病變終點的保護率高達100.0%,并可誘導持續5.5年的高水平抗體。專家表示,國產疫苗在預防宮頸癌方面可以提供相當的免疫原性和保護效力。專家建議,適齡女性應盡早接種HPV疫苗,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首個國產二價HPV疫苗III期臨床試驗2012年11月在全國范圍開展,該臨床試驗納入了7372名18-45歲健康女性(接種組3689人,對照組3,683人)完成疫苗接種并進行為期66個月隨訪監測。結果顯示,接種疫苗在不同年齡組符合方案(PPS)人群中對主要病變終點的保護效果均可達到100.0%;在6個月持續感染中,疫苗對18-26歲和27-45歲組的保護效力分別為93.9%和100.0%。

在66個月隨訪分析中,該疫苗可有效誘導受試者產生較高且長期保持的HPV16型及18型中和抗體和IgG抗體水平,表現出良好的免疫持久性。此外,該疫苗具有極高的安全性,研究期間未發生任何與疫苗接種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也未發生與疫苗接種相關的妊娠不良結局和新生兒健康狀況的異常。

據悉,本研究由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柳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17個研究團隊共同完成。

“國產疫苗在預防宮頸癌方面可以提供相當的免疫原性和保護效力,為廣大女性帶來了健康福音。”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婦科腫瘤委員會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沈芳榮表示。

目前已知的HPV型別大概有200多種,根據致癌率分成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的HPV有20多種,其中致癌率最高的就是16型和18型,約84.5%的宮頸鱗癌都是由于16和18型感染所導致的。

沈芳榮介紹,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并且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2021年ICO/IARC中國境內HPV及其相關疾病報告顯示,2020年在中國境內15至44歲女性中,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腫瘤第三位。

“宮頸癌并不可怕,因為它是唯一一個病因明確、可防可控的癌癥。”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圍產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友國解釋,宮頸癌的三級預防策略的第一步是接種HPV疫苗,世衛組織和我國的子宮頸癌防控指南同時建議,盡早接種HPV疫苗,特別是在性生活之前來接種,能起到最佳保護效果。

2020年,WHO制定的“加速消除宮頸癌”到2030年階段目標,第一個是90%的女孩在15歲之前全程接種HPV疫苗;第二個是70%的婦女在35歲和45歲接受高效能的宮頸癌篩查;第三個是90%的確診子宮頸疾病的婦女得到治療。

HPV疫苗按照疫苗所涵蓋的病毒亞型種類,分為二價、四價和九價。近日,九價HPV疫苗已獲得我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適種人群將正式擴大至9-45歲適齡女性。這次九價疫苗的年齡擴增,又會讓一波女性排隊“等苗”。

“適齡女性在沒有預約到九價疫苗時,可以盡早接種二價或者四價疫苗,如果在等待高價疫苗的過程中感染HPV,是不值得的。”陳友國建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