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浙江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升級版的開局之年。昨天下午,我省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浙江首次編發的《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年)》(以下稱《白皮書》)。
3.57萬億元!
我省數字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白皮書》正文共4章,約7萬字,通過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分析國內外數字經濟發展形勢;從綜合實力、數字創新、數字產業、數字賦能、數字治理、數字經濟系統、數據價值化、數字新基建以及開放合作等維度,回顧了“一號工程”實施成效,總結了發展經驗。
過去5年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如何?《白皮書》顯示,2021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3.57萬億元,居全國第四,較“十三五”初期實現翻番;占GDP比重達到48.6%,居全國各省(區)第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8348.3億元,居全國第四;五年年均增長13.3%,兩倍于GDP年均增速,數字經濟在地區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凸顯,穩定基本盤、引領增長的作用更加明顯,已成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名片。
在數字創新方面,數字科創動能更加強勁。據《白皮書》內容,截至2021年,浙江有數字經濟高新技術企業1.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8萬家,均為2017年的3.4倍。
另外,在數字賦能方面,我省產業數字變革全面深化。比如,浙江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產業數字化水平穩居全國第一。其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累計認定未來工廠32家、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423家;服務業數字化加速升級,網絡零售額突破2.5萬億元,穩居全國第二;智慧農業亮點紛呈,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穩居全國第一。
不僅如此,在數字治理方面,《白皮書》表明,浙江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省域數字治理能力和治理現代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掌上辦事”“掌上辦公”“掌上治理”之省建設成效顯著,“浙里辦”“浙政釘”成為標志性成果。
打造數字經濟高地
未來5年力爭實現“雙倍增”
今年也是浙江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升級版的開局之年,省經信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葉健松說:“將聚焦‘五區四中心’建設,全面建設數字經濟強省,打造數字變革高地,實現新一輪‘雙倍增’,到2027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和核心產業增加值分別突破7萬億和1.6萬億元,努力實現爭先進位,持續擦亮數字經濟金名片。”
要怎么實現這一目標呢?葉健松表示,要從高水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科技創新中心、全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興金融中心等9個方面抓好落實。
其中,在高水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科技創新中心方面,葉健松提出,要緊扣“315”重大創新體系,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每年組織實施200項數字經濟領域“雙尖雙領”科技攻關項目,突破形成150項以上重大創新成果。集中力量推動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布局建設一批省實驗室等高能級平臺,加快培育引進高層次數字創新人才,搶占數字競爭新制高點。
在高水平建設全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方面,要加快推進“產業大腦+未來工廠”融合發展新范式,體系化推進行業產業大腦建設,推進數字化改造行動全覆蓋,到2027年建成行業產業大腦50個,培育未來工廠100家、智能工廠1200家,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和重點細分行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百億以上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平臺全覆蓋等。
另外,通過深入開展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加強錢塘江金融港灣和杭州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推動金融業態、模式、制度和服務全方位重塑。深化移動支付之省建設,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等來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興金融中心。
(記者 許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