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種植多年的枇杷了,沒有想到今年的枇杷還能獲獎。”來自大洋鎮建南村農創客李菊芳說道。
近日,在建德大洋鎮召開了建德人游建德,中國旅游日建德主題活動暨首屆枇杷節。李菊芳家種植的枇杷在現場的優質枇杷評選當中獲得了獎項,讓她喜出望外。
在現場,專家們根據枇杷的外觀、色澤、單果重量、風味、糖分和農藥殘留等指標,選出優質枇杷,并評出一等獎和10名優秀獎。
通過這樣的活動,大洋鎮鼓勵當地果農們生產,推動當地枇杷產業發展;同時,大洋鎮積極打造“兩地三鎮”產業共富幫促新模式,讓金燦燦的白枇杷成為了果農們手中發家致富的“黃金果”。
從自產自銷到組建強村公司
萬畝枇杷為果農帶來好收益
建德大洋鎮種植枇杷已有50多年的歷史。過去,大洋本地的枇杷以農戶自產自銷為主,且缺乏品牌知名度,并且銷售渠道單一,并會有果子滯銷的情況,制約枇杷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如今來到5月時節,建德市大洋鎮里的果園內一片金燦燦,一顆顆枇杷樹長勢驚人。大洋鎮建南村相關負責人望著枇杷園里上千畝果樹說道:“今年枇杷產量高,成熟后能為種植農戶帶來10萬元左右的年收益。”
而這一切,離不開大洋鎮背后多年以來的不懈努力。
近年來,大洋鎮立足本地豐富的水果資源優勢,堅持黨建領富,積極招引鄉賢回歸,打造同心共富實踐基地。組建強村公司,各村以資源入股成立強村公司,一改往年各村各戶“單打獨斗”現狀,成功解決果農銷售渠道單一、產品滯銷嚴重的問題,并初步形成了“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萬畝柑橘、萬畝枇杷、千畝楊梅、千畝枸杞”的“三萬兩千”農業發展框架。
在枇杷節上獲獎的李菊芳,從2000年就開始種植枇杷,如今種植面積已經有數十畝,今年的產量將達到7000公斤左右,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兩地三鎮共同發力
打造產業共富幫促新模式
同時,為了讓枇杷產業更加發展,為百姓謀取更多福利,建德大洋鎮積極與杭州臨平區塘棲鎮、金華蘭溪市女埠街道交流合作,學習先進經驗。在枇杷產品銷售、宣傳上開展資源對接、合作開發、市場拓展等互利共贏活動,聯手打造“兩地三鎮”產業共富幫促新模式,促進三地農業特色產業協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就在枇杷節活動現場,大洋鎮依托環三江口片區美麗城鎮集群設置共富集市,邀請周邊鄉鎮通過展示攤位、組織文藝表演等方式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促進共同發展。
塘棲鎮塘棲村黨委書記唐國標表示:“塘棲將為大洋鎮提供特色農產品訂單式收購、枇杷種植銷售系統培訓、季節性崗位見習和技能提升等幫扶舉措,為大洋枇杷產業發展提供精準幫扶。”
未來,大洋鎮將繼續圍繞“紅耕大洋,鮮果小鎮”目標要求,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做優做精鄉村旅游經濟,推進農旅產業融合發展,助力共同富裕。
(通訊員 葉偉祥 寧文武商報實習記者 葉迪 記者 張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