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直播電子商務呈現爆發式增長,網絡直播購物已成為消費者日常購物的新模式之一。與此同時,在商品品質、廣告宣傳內容、消費者售后服務等方面也出現了各類新問題和新挑戰。特別是商品品質方面。選品是直播電商的基礎和源頭,規范直播帶貨中的選品管理和品質控制,推動行業治理,共促消費公平是整個行業的價值共識。
記者昨天從浙江省網商協會了解到,該協會作為全國首個省級網商自律組織,立足于浙江直播經濟生態,聚焦直播電子商務選品和品控管理,經充分調研和征求意見,起草并發布《直播電子商務選品和品控管理規范》團體標準,對直播帶貨的選品、品控方面作出新的要求和規范。
建立品質管理人員專崗。考慮到直播相關機構規模不一,并非所有直播方都有能力建立專業的選品和品控團隊,標準規定了直播相關機構應當配備專崗品質管理人員,對供應商及直播商品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建立完善的選品流程。該標準規定了直播相關機構應當建立完善的選品流程,包括對供應商和直播商品的初步審查、資質審查、試樣測評或抽樣檢測、賣點等宣傳內容審核,以及復審等相關流程,并對各個流程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建立審核臺賬備查制度。鑒于選品過程中存在資質提供形式多樣、樣品不能提供或不易保存等情況,該標準規定直播相關機構應建立選品審核臺賬備查制度。
建立第三方檢測機制。該標準規定直播相關機構在直播銷售事前、事中、事后應有選擇性地對商品開展第三方檢測,鼓勵建立“神秘抽檢機制”,以確保商品符合選品相關要求。
該標準還針對直播生態中“貨”的維度作出了規范和要求,加強選品和品控,把住商品質量關,才能從源頭降低直播帶貨風險,提升直播帶貨效果,營造更好的行業氛圍,提高行業的規范水準,促進公平網絡消費環境。
浙江作為互聯網大省,在平臺經濟發展進入關鍵期,直播經濟如果要長遠可持續健康發展,行業自律變得尤為重要,下一步浙江省網商協會將攜手謙尋、老爸評測等會員企業陸續出臺系列標準,打造一個直播行業自律規范標準化體系,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平臺經濟和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貢獻力量。
(通訊員 市聞 記者 汪曉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