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商報/讀創與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聯合主辦的“華山論劍”第二屆深圳私募基金掌門論壇暨下半年市場研判分享會5月29日下午舉辦。展望下半年市場,與會20多位私募掌門意見分歧不小,但大多認為將維持慢牛態勢,存在結構性機會。
轉型主流新媒體財經
深圳商報主要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深圳商報的新定位是:打造與深圳先行示范區地位相匹配的主流新媒體財經;在品質方面,深圳商報將由“新聞紙”變成“深度紙”,主打深度報道,堅持內容為王,努力成為與互聯網高度融合的報紙。
他表示,深圳商報30多年來真實記錄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成就,也深入報道各行各業包括證券、私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歷程。如今緊隨互聯網時代潮流,向財經新媒體轉型,也是希望重現媒體的輝煌,為深圳的發展鼓與呼,也為深圳的企業、證券基金行業鼓與呼。
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秘書長莊志云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深圳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加大金融機構引進力度,積極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有效推動了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與實體經濟、城市開發、生態建設、民生保障等深度融合。私募基金以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支持著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助推深圳乃至全國的產業轉型升級。
莊志云認為,近年來資本市場的大量利好政策為私募行業帶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苿摪逶O立、創業板注冊制落地、新三板改革持續深化,以及證監會關于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若干規定等政策的制定,各地政府紛紛推出支持私募發展扶持政策、打造創投中心等,都大大優化了行業的生存環境,為各類機構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深圳商報記者現場為嘉賓們介紹了“掌門訪談”新品。他介紹道,“掌門訪談”是一個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全媒體欄目,包括報紙、互聯網圖文、視頻、音頻等,希望通過欄目給所有的私募基金掌門及中小投資者最高端、第一手、最前沿的資本市場資訊。
結構性機會猶存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從利率來看,現在歐洲、日本還是在負利率之下,美國仍維持零利率的趨勢,只有中國處于一個正常的利率狀態。
“這兩年大量居民儲蓄通過公募基金等渠道入市,這個過程才剛剛開始。”李大霄坦言,“經過前兩年的大漲,整個市場結構性的機會和風險是并存的。從中長期來看,本輪行情沒有結束,這將是一個中國核心資產受到全球投資者爭搶的過程。”
前海云溪董事長陽勇表示,目前的市場整體看是上有頂、下有底。從長遠看,股市慢牛才有利于實現多贏局面。未來市場的結構將分化,因為大盤相對平穩的情況下,部分優質上市公司有望維持30%左右的增長,這類公司將中長期走牛。
“從基本面、宏觀角度來看,市場目前處于比較健康、穩健的格局,未來一年半之內很難出現系統性風險。”新里程資產董事長賴戌播分析稱,“目前處于美林時鐘滯脹的階段,也很難出現系統性上漲,是一個結構牛。”
聚灃資本余愛斌對于后市則相對謹慎。他分析稱,首先從估值角度來看,好的公司估值都不便宜;其次,從流動性角度來看,最寬松的時期過去了,對于流動性至少不能太過樂觀;再次,從市場結構來看,分化比較嚴重,不會存在特別大的系統性風險,更多的是結構性的調整;最后,從選股角度來看,難度明顯加大了,好公司的估值都比較高,一旦未來增速不達預期,將面臨風險。
深圳共同基金董事長丁洋認為,下半年的機會可能出現在定增市場。目前市場對于慢牛的看法似乎形成了一致性,這時倉位可能會很高,市場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立足價值投資
除了大盤研判,私募掌門人還在論壇上分享了其投資心得、選股思路。
對于選股思路,富安達投資董事長安俊杰表示:“未來的思路還是每年聚焦部分行業的亮點,尤其是增長趨勢比較明確的行業,在這個行業里面找一些增長相對確定的龍頭公司進行投資。整體是聚焦行業趨勢,挖掘龍頭公司,這是我們的主要操作思路。”
余愛斌坦言,整體以價值投資為主、多策略的模式,更多通過差異化的思路選股。投資標的需要能夠持續增長,具備較好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有較優秀的管理團隊,這樣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都能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
對于價值投資,祿龍府資產總經理姚皓認為:“價值分兩個部分,即公司現有的價值和未來預期的價值。我們選擇比較均衡的策略,在追求可承受邊際錯誤的情況下追求未來價值,在現有價值和未來價值取一個均衡。”
道林資產董事長黃道林表示,做投資是非常復雜的一個學問。影響股票漲跌大致有以下要素: 一是基本面要素,二是技術面要素,三是市場情緒要素,四是事件驅動要素。只有通過這四個要素綜合判斷,投資才能獲得成功。
“中國資本市場是一個綜合系統。”乾明資產合伙人白易坦言,“最關鍵的是要尊重市場,要尊重價值,以價值為出發點,再結合市場抓住龍頭,這樣才能獲得較高的收益。”
芬德資本實控人陳杰城表示:“我們的投資理念主要是價值投資和波動投資相結合。”價值投資選擇低估的好公司,選擇市凈率在1倍左右的個股,市凈率超過3倍不參與。波動投資就是大盤如果處于上漲周期,就偏向重倉投資;反之則控制倉位或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