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實業3月21日晚披露年報顯示,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223億,與2016年226億的銷售額基本持平,而由于結轉確認原因,營業收入同比2016年大幅增長57%,達到154.57億元,歸母凈利潤11.4億元,增長90%,利潤額也創出歷史新高。
利潤大增的同時,分紅也同比例增長,分紅額由2015和2016年的2億元左右,大幅提高到3.7億元。
北辰實業投資指標速覽:
類別 | 指標 | 數值 |
核心指標 | 營業收入 | 154.57億元(增長57.24%) |
扣非凈利潤 | 12.65億元(增長120.44%) | |
平均融資成本 | 5.94% | |
盈利能力 | 銷售毛利率 | 32.88% |
扣非凈利率 | 8.48% | |
加權凈資產收益率(ROE) | 9.41% | |
投資回報率(ROIC) | 2.78% | |
償債能力 | 資產負債率 | 83.3% |
流動比率 | 1.79 | |
現金流負債比例 | -0.04 | |
營運能力 | 資產周轉率 | 0.21 |
應收賬款周轉率 | 193 |
(注釋:類別指標為新浪財經依據日常投資者所關注的財務標準而分類設定)
我們從上表分項財務指標數據能夠判斷,在2017年,公司經營的優劣呈現出了一些明顯的特點。
融資成本控制得力 解散商業部門
首先,北辰實業在房企核心力—融資成本的控制方面表現比較突出。
新浪財經對比了同為100多億銷售規模、已披露年報的大名城(7.020,-0.27,-3.70%)和云南城投(4.270,-0.25,-5.53%),可以看到,公司5.94%的平均融資成本分別比這兩家的6.5%和6.77%低了56個BP和83個BP。房企融資成本的降低就意味著公司成本的節約,那么北辰實業的5.94%融資成本到底節約了多少財務成本呢?
簡單計算可知,2017年北辰實業融資額320億、云南城投融資額442億,如果以這類規模的公司平均380億融資額、低70個BP的融資成本來估算,一年就可以節約達2.66億元之多的財務費用。
除此之外北辰實業年報里還提到,公司已經完成2017年度第一期13.2億元中期票據發行,并在利率上行前最后的時間窗口,成功下調兩筆存續非銀融資利率,年節約財務費用約3200萬元。
可以看出,北辰實業融資成本控制能力較強。
另外,新浪財經注意到,北辰實業的扣非凈利潤比凈利潤高出1個多億,非經常性損益給公司貢獻了負的收益,區別于其他多數房企。
新浪財經查閱公司年報后發現,在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中,金額最大的是“辭退福利”一項,為-1.73億元。原來由于同質化競爭及電商沖擊等影響,公司在本期對旗下商業零售分部進行了終止經營,并對部門和人員進行了撤并辭退,支付了相應費用。
現金流轉負、回報率偏低 經營壓力加大?
新浪財經注意到,上述投資指標表中北辰實業的現金流負債比例為負值,意味著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出現了凈流出。
經查閱公司年報后看到,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16.28億元,而2016年同期為+20.6億元。公司在財務報告中解釋是“受開發周期影響,開發后的銷售回款有所下降,同時在建開發項目的資金投入增加所致”。可以看出,北辰實業2017年建設和銷售的周期節奏不同步,表現為銷售額滯漲,而新樓盤開發建設速讀還在同比加快。但公司仍有相當體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即長期持有的收租型物業,可以一定程度平滑開發與銷售不同步的問題,無需過度擔心。
同時,北辰實業投資回報率ROIC不到3%,同行中明顯偏低。新浪財經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二點:一是公司ROE不到10%,體現出本身盈利能力相對薄弱,二是83%的較高負債率進一步拉低了投資回報率。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北辰實業如何更精準的拿地和更大程度的提升品牌附加值,可能是未來公司提升盈利能力當務之急所需要做的工作。
新浪財經注意到,北辰實業在年報中也明確表示,2018預計實現新建在建面積71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68萬平方米,力爭實現銷售154萬平方米,簽訂合同金額人民幣240億元??梢哉f,各指標比2017年都有明顯的提高,在2018年地產行業發展態勢趨緊、龍頭公司不設或降低業績目標的情況下,北辰實業繼續用“自我加壓”的方式提升目標,似乎也間接傳遞出了公司內在的緊迫感。
北辰實業經營指標速覽:
銷售面積(㎡) | 銷售金額(億) | 銷售均價 | 土地儲備(㎡) | 新增土地儲備(㎡) | 新建面積(㎡) |
124萬 | 223 | 17984元/㎡ | 935萬 | 194萬 | 648萬 |
自2017年三季報起,北辰實業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首次出現了險資——前海人壽的身影,不過持股僅3200萬股。然而年報顯示,到了年末,前海人壽繼續增持4882萬股,持股比例已經從不到1%躍升到了2.4%,雖然離舉牌線尚有距離,但已然位列A股第三大股東的位置。
不過,前海人壽選擇大幅加倉的時點或許有待商榷。彼時,公司股價一直處于5.5元-5.8元,這也是前海人壽加倉的成本區間,而眼下,股價已不到4.5元,換句話說,前海人壽已被套約20%。
北辰實業的“經營壓力”也難阻券商的“熱情”。
2017年9月12日,華創證券發表長達24頁的深度報告,首次給予北辰實業“強烈推薦”評級,理由是目前5814元/平的賬面均價,遠低于超5萬元/平的實際均價,存在巨大價值重估空間,并分別從現金流折現法(172億元)、可比物業重估法(535億元)和可比公司租金回報率法(620億元)等三種方式對公司持有的124萬方物業進行了定量重估,平均重估價值約442億元,公司目前A股市值僅120億元,低估明顯。
就在前海人壽首次進入公司前十大股東、華創證券首次撰文強力推薦的幾乎同時,北辰實業公告表示,公司將出資1000萬元參與設立北京水木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在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方面,公告里明確提到了“可獲得更多地參與其他國有企業改革的機會,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
由此看來,公司已為未來的改革開始做了鋪墊?;蛟S,華創證券的力挺和前海人壽的入駐是看到了公司未來改革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