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毛票”的誘惑,投資者還是應該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強化自身風險防范意識,切勿盲目參與“博傻”游戲。
截至6月18日收盤,已有6家A股上市公司股價跌至1元以下,成為“毛票”。投資者是否可以抄底“毛票”,博取短線反彈收益?根據上交所和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上市公司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不含全天停牌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低于1元,監管部門有權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對于“毛票”企業,即便股價被拉回1元之上,公司仍面臨多種退市風險。筆者認為,投資“毛票”本身是一種高風險的市場博弈行為,盲目地抄底“便宜股”,很可能會讓自己成為最后一撥被割的韭菜。
股價連續暴跌成“毛票”的上市公司,大多是經營戰略出現重大問題,或涉嫌違規違法行為,存在的問題積重難返,潛在的風險毋庸置疑。以股價創A股最低的退市海潤為例,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之一,曾在國內建有五大生產基地,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開發光伏電站項目。2012年,海潤光伏成功借殼上市,并借助光伏產業支持政策的東風一路飆升,市值最高達到155.7億元。但在后續發展進程中,海潤光伏的戰略布局過于激進,在巨額合同面前陷入被動,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其后大股東減持套現、高送轉等一系列事件進一步瓦解了市場的信任。最終,曾經一路高歌猛進的海潤光伏在巨額負債和長期虧損中走向退市。
目前,退市海潤已進入退市整理期,預計最后交易日期為7月8日。6月19日,退市海潤以0.14元跌停開盤后,一度被巨量資金打開跌停,當日成交額近7200萬元。由此可見,退市海潤股價過低,不少投資者仍抱有博弈心態,希望能夠抄底撿“便宜”,以小博大。這種僥幸心理,與購買彩票的心態很相似,就是在風險可控的范圍內愿意進行高風險投資,甚至選擇性忽視了“近乎于零”的中獎概率。
在真金白銀的資金投入出現嚴重虧損甚至血本無歸的概率與股價觸底反彈帶來豐厚投機收益的概率之間,投資者如果更看重后者,就容易做出抄底“便宜股”的行動。但部分上市公司退市后,就算能在新三板股轉系統進行交易,也受限于極低的流動性,股價表現并不活躍。另外,很多退市公司的優質資產會被大股東剝離,股票最終只能作為持有公司股權的憑證。倘若退市公司最終倒閉,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處于末端償還順位的股民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后果??梢?,投資者抄底“毛票”的風險不遜于刀口舔血,不僅難以獲得安全的投資收益,反而面臨“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風險,白白付出資金和時間的雙重成本。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針對特別風險警示或面臨退市風險的股票,就算是股價再“便宜”,中小投資者也應保持警惕,切莫貪戀股價“便宜”,而忽視背后退市風險。面對“毛票”的誘惑,投資者還應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強化自身風險防范意識,在信息充分的市場環境中作出理性判斷和決策,切勿盲目參與“博傻”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