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胡文柳
編輯 / 楊潔
(資料圖)
眼藥龍頭“妖股”興齊眼藥的閃崩,又將“近視神藥”阿托品滴眼液拉到聚光燈下。
6月24日,興齊眼藥股價閃崩,收盤大跌16.76%。6月27日開盤,興齊眼藥盤中大跌超5%,收盤時跌幅為4.06%。兩個交易日內,市值累計蒸發約29億元。
興齊眼藥股價大跌的同時,另一家眼藥個股歐普康視也出現股價下挫。兩家公司的股價波動,引發了市場上一波關于它們布局的“近視神藥”阿托品滴眼液將被禁售的猜測。但緊接著,興齊眼藥否認了這一傳聞。隨后,從6月28日起,興齊眼藥股價恢復快速上漲。截至6月30日,興齊眼藥收報153.32元/股,上漲6.62%,市值135.07億元。
(阿托品,圖/興齊眼藥官網)
興齊眼藥的“近視神藥”阿托品,自2019年起,以一己之力帶飛了公司的股價和業績。2019年至2021年,公司凈利潤持續倍增。上市之時,興齊眼藥的發行價僅為5.16元/股,2020年7月,股價一度上漲至226.70元/股的高點。
但是,市場對其的擔憂仍然存在。自2019年起,興齊眼藥的大股東就不斷減持。6月21日,公司第二大股東桐實投資清倉興齊眼藥,成功“撤退”。同時,低濃度阿托品雖然在近年來受到了不少近視青少年家長的“追捧”,但是其效用也備受市場爭議。
興齊眼藥大股東清倉
近日,興齊眼藥股價閃崩,“近視神藥”禁售傳聞甚囂塵上。
6月24日,興齊眼藥開盤股價平開,卻在臨近午盤閃崩,最大跌幅一度高達19.52%,逼近跌停;截至當日下午收盤,跌幅稍稍收窄,但仍然高達16.76%。緊接著,龍虎榜數據顯示,興齊眼藥遭到三機構賣出,合計金額高達1.24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興齊眼藥是一家主要從事眼科藥物研發、生產、銷售的專業企業,前身是東北制藥集團沈陽市興齊制藥廠,自2000年7月改制后,由原廠長劉繼東擔任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主要產品是眼科處方藥物。重磅產品是低濃度阿托品,這是一款控制青少年近視的滴眼液,近年來被市場稱為“近視神藥”。
(圖/視覺中國)
興齊眼藥無故“閃崩”后,對于其原因的猜測不斷發酵。在雪球等平臺上,有投資者討論稱,不久前《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發布,文件中規定,“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不得直接參與藥品網絡銷售活動”。
而興齊眼藥的重磅產品——低濃度阿托品,正在通過擁有互聯網醫院資質的興齊眼科醫院實現遠程銷售。目前,該產品仍處于臨床階段,尚未獲批上市。低濃度阿托品,被稱為“近視神藥”,是一款用于控制青少年近視的滴眼液。而同樣股價產生波動的歐普康視也在6月初剛剛公告稱,其阿托品滴眼液去的了院內制劑資質,而且其旗下的醫院也在不久前獲得了互聯網醫院牌照。
也因此,市場上關于“阿托品院內制劑在互聯網醫院可能被禁售”的傳言一度甚囂塵上。
對此,興齊眼藥回應稱,《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目前還只是征求意見稿,還未正式實施;公司也沒有接到禁止通過互聯網醫院在線診療的方式銷售藥品的通知,目前公司經營模式沒有問題。
興齊眼藥否認了阿托品互聯網銷售受限消息,市場上對其股價大幅下挫的原因,仍然猜測紛紛。但《財經天下》周刊也發現,近年來,公司的大股東不斷減持套現。
公告顯示,截至6月21日,興齊眼藥大股東桐實投資完成清倉計劃。
2016年興齊眼藥上市之初,桐實投資(全稱“Candlenut Investment Limited”)是其第二大股東,持有18.84%的股份。當時公司的第一、三大股東分別是實控人劉繼東、LAV(全稱“Lilly Asia Ventures FundII,L.P.”)。
2018年1月,據限售股解除限售剛滿一月,桐實投資就率先披露減持計劃。直到今年6月21日,桐實投資將手中的所最后持有的股份出售,完成了對興齊眼藥的“清倉計劃”。粗略計算,若以興齊眼藥6月21日的收盤價162.67元/股計算,桐實投資套現金額將可達24.52億元。
在興齊眼藥之前股價高漲之時,第三大股東LAV也在短時間完成了“撤退”。2019年4月16日,LAV對外披露其減持計劃,擬在未來6個月內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37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59%。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LAV已經消失在前十大股東名單中。
大股東接連減持后,IPO前進入興齊眼藥前十大股東席位的股東,目前僅剩下實控人劉繼東及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高峨兩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劉繼東和高峨也進行了一定幅度的減持。
未批先用的“神藥”,撐起十倍股
近年的“妖股”名單中,也有興齊眼藥的一席之地。
2016年12月,興齊眼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發行價為5.16元/股。之后,興齊眼藥股保持了穩定的上升趨勢,但從2019年4月起,其股價開始大幅飆升。2019年4月1日,興齊眼藥股價為18.13元/股;等到了2020年7月23日,興齊眼藥股價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27.45元/股,一年多的時間里,興齊眼藥漲了10倍以上。
據媒體報道,一位曾在2019-2020年炒作過興齊眼藥股票的投資者表示,興齊眼藥之所以成為妖股,主要是受到阿托品概念加持。
興齊眼藥的低濃度阿托品,是一款能控制近視的滴眼液。在多年前,醫生們就發現,抗膽堿藥物阿托品可用于散瞳驗光,讓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放松,便于觀察眼底。它在國內也很早就開始了應用。27歲的王夕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十四年前,我上初一的時候,因為近視去看眼科,在驗光之前,醫生會先告知我要滴一種用于散瞳的眼藥水,就是現在大家常說的阿托品?!?/p>
但原本用于散瞳驗光的阿托品,在新加坡科研人員的一項實驗中被發現,它還具有“延緩近視”的作用。這項實驗從2006年延續到2016年,最終結論是:0.01%的阿托品滴眼液在減緩近視進展方面更有效;參考資料顯示,5年的觀察時間里,使用低濃度阿托品人群,近視度數加深不超過140度,而未使用的人群2年半時間里就近視度數就加深了140度。
這一結論發布后,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的名字在國內數量龐大的青少年近視群體中迅速擴散開來,甚至被稱為“近視神藥”。但在目前,全球尚無正式獲批的低濃度阿托品產品上市,阿托品滴眼液用于控制近視的嚴格臨床試驗仍在籌備或開展階段。
在國內市場上,興齊眼藥率先開展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臨床試驗。今年4月20日,公司還披露,相關III期試驗正在進行中。
在2019年12月,興齊眼科醫院獲得了互聯網醫院資質,這也意味著,它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開展遠程診療及銷售藥品服務;并能向近視患者出售低濃度阿托品。
一位從事視力防控的業內人士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國家一直沒有批準阿托品作為視力防控的產品上市,這次批準的是醫院的院內制劑。”
所謂的院內制劑,官方名稱為“醫療機構制劑”,是指醫療機構根據臨床需要,經批準而配制自用的固定處方制劑。這類藥物購買不易,患者必須在醫院內憑借執業醫師開具的處方才能購買。所以,如果僅擁有院內制劑資格,受限于地域,興齊眼藥的阿托品滴眼液市場覆蓋面有限,難以實現放量。但目前在國內,這是唯一合法獲得低濃度阿托品的途徑。
在此背景下,阿托品滴眼液這款還未獲批上市的“近視神藥”,也讓興齊眼科醫院的線上問診量迅速“起飛”。2020年,其日均接診超400人次;到了2021年,其1~7月日均接診人次已超600人次。
興齊眼藥的業績也從2019年起開始大幅增長。2019年至2021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88億元、1.9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62.79%、145.11%、121.31%。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0.74億元,同比增長123.36%。
但市場也因此一直處于擔憂之中:興齊眼藥是以“院內制劑”的特殊模式銷售阿托品的,一旦有“禁令”出臺,阿托品的銷量必將大幅度下滑,興齊眼藥的業績也必將受到影響。
“近視神藥”的灰色市場
根據國家衛健委2021年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人數已超過1億;其中6歲兒童為14.3%,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
(圖/視覺中國)
青少年近視已成為不少家長的一塊“心病”。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少企業為了吸引消費者,不惜夸大宣傳、擴充各種渠道引流。也因此,近年來,低濃度阿托品可以“預防近視”的消息,迅速在家長圈子里傳開,阿托品開始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不需醫生處方的“灰色市場”也隨之暗暗滋生。
北京家長楊寧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她上小學的孩子在體檢時發現視力下滑,醫生告知其低濃度阿托品或許可以控制近視,但這款藥在國內并未正式上市。之后,也有親戚向她推薦說,可以找人網購或從香港等地代購阿托品。
楊寧查詢到,在小紅書平臺上,搜索“阿托品”關鍵詞,找到的筆記數量可達6800多篇。在微博、知乎等平臺上,咨詢阿托品購買方式的帖子也隨處可見。甚至有不少家長在海外和中國臺灣、香港等地溢價代購。一款名為“亞妥明”的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在有的代購渠道上甚至最高可以炒到上千元一盒。
據央視網報道,2021年12月23日,河南首個抑制兒童青少年近視發展的院內制劑——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在河南省人民醫院獲批上架,消息一出,就出現了家長排隊購買滴眼液的情況。
但是,沒有通過臨床實驗,沒有產品上市,所以在業內人士看來,阿托品被稱為“近視神藥”,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一位眼科醫生就表示,雖然已有多項研究證實了阿托品對于近視眼防控的有效性,但是,阿托品延緩近視進展的機制還有待繼續深入研究證實;而且,它不能消除已有的近視,只可以控制近視發展的速度。
“當初驗光后,孩子的兩只眼睛近視度數分別是75度、100度。我托人網購了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后,用了一段時間,孩子近視度數還是增高到了200度。之后,我就沒有再用阿托品了。”楊寧說。
前述從事視力防控的業內人士則告訴《財經天下》周刊,“使用阿托品,多次使用容易讓睫狀肌的調節作用‘癱瘓’,即使濃度低但是長期副作用依然存在。一旦停用,還有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彼J為,對于青少年近視群體來說,濫用阿托品,就像是“飲鳩止渴”。
新加坡眼科研究所還指出,阿托品藥物會引起畏光、視近模糊等不良反應,濃度越高也越明顯,停用后近視度數可能反彈。
“未批先用”的阿托品濫用,形成了不少“灰色地帶”。也因此,市場上也在期待阿托品藥物正式獲批。畢竟,能夠獲得國家藥監局在安全性上的認可,廣大家長和醫生們可以更加放心;對于企業而言,誰能率先獲批,誰就能更快地觸及國內上億青少年近視群體的龐大市場。
在低濃度阿托品產品的賽道上,“內卷”也早已開始。興齊眼藥已經是這個領域臨床試驗進展最快的企業之一。此外,還有歐康維視的阿托品制劑也處于三期臨床階段,恒瑞醫藥、愛爾眼科等公司也已進行了低濃度阿托品產品布局。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夕、楊寧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