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清盤有兩種情況:持有人大會表決和觸發合同終止條款。近一年的債市震蕩,令資金到期贖回壓力增加,部分機構定制基金近期密集發布公告,取消基金的自動清盤條款,避免基金開放后大額贖回導致的清盤。
取消自動清盤條款
多只定制基金改合同
近日,中銀基金發布關于中銀豐榮定期開放債基修改基金合同終止條款的議案,該基金擬取消自動清盤條款,變更為持有人大會表決清盤。
按照該基金合同,若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規模低于5000萬元的,應終止《基金合同》,不需要召開持有人大會。修訂方案將修改為出現前述情形,基金管理人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證監會報告并提出解決方案,如持續運作、轉換運作方式、與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并在6個月內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除了中銀豐榮定開債外,近期,南方弘利定開債、中銀豐潤定開債、華安安逸半年定開債等10多只產品也發布了類似公告,取消自動清盤條款。
從上述產品的特征看,規模都相對較高,截至2020年末,中銀睿享定開債、中銀豐潤定開債規模分別為240.67億元、167.18億元。但基金的持有人戶數較少,機構持有份額占比100%,屬于機構定制的定開債基。
談及多家公募取消自動清盤條款的現象,北京一位績優固收基金經理表示,如果基金合同規定是觸發合同終止條款自動清盤,會導致那些依靠機構資金成立的產品,在機構資金贖回后規??焖傥s,產品階段性規模變小就會被動清盤,不利于產品的維護和運作。而通過持有人大會表決清盤,還可以通過找幫忙資金等多種方式做大規模繼續運作。“新基金的成立,需要產品申報、發行、管理、維護等大量工作,基金發行的成本較高,重新申報流程長,若僅僅因為短期規模不達標就自動清盤,是很大的浪費,基金公司是希望盡可能留住產品的。”
“修改基金合同,是為了避免開放期客戶大額贖回,導致基金無法滿足規模要求而清盤的現象。”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債基經理表示,修改清盤條款的產品,一是成立時間較早,部分產品已經接近開放期,即將面臨到期贖回的壓力;二是產品采取純債基金的制式合同,設置了自動清盤的條款,修改后才能防止意外清盤。
這位基金經理表示,從基金公司角度考慮,如設置觸發清盤條款,公司的定開債基要在下一個封閉期之前完成募集,如果沒有募集到足額資金,產品就可能面臨清盤壓力。尤其是攤余成本法的定制債基,每家公司有產品數量和額度的限制,一旦清盤,就要重新申報和批準額度,最好是留住這類產品。
在他看來,目前需要修改合同的產品數量不會太多,因為后期大量發行的定制債基,尤其是攤余成本法債基設置了休眠條款,有資金需求可以繼續運作,沒有資金接續也不至于清盤。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也認為,取消基金的自動清盤條款,可能是因為投資者希望產品續存,為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和滿足投資者需求,基金公司召開持有人大會修改基金合同,可以避免因合同規定的不完善導致的清盤現象。
定制基金
追求3%~4%年收益
事實上,從2020年以來,在股牛債熊的行情中,債券型基金成為基金清盤的重災區。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2020年以來清盤的基金數量多達197只,債券型基金多達81只,占比41.12%。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去年二季度債市調整以來,債券型基金收益承壓,面臨較大的贖回壓力。取消自動清盤條款,就是為了應對短期規模不符合條件,產品可能被意外清盤的現象。
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債基經理表示,去年債市低迷,開放式債基贖回較多,債券基金的總份額萎縮約1000億份,機構贖回也相對較多。今年以來,權益類資產波動較大,資金對投資安全的需求提升,很多機構持有人對債券市場的看法要相對樂觀。
從收益情況看,去年定制債基的投資成績單不如人意,尤其是相對權益類基金的亮眼表現,定制債基收益相對黯淡。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276只(份額合并計算)機構定制純債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2.8%, 6只產品還是負收益。
談及機構投資者今年的投資需求,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債基經理表示,債基的趨勢性機會還不是很明顯,機構資金的投資收益預期沒有明顯提升。
據他透露,今年機構投資主要以安全性、防御型投資為主,達到3%-4%的年化收益率就可以接受。開放式債基方面,機構資金是貨幣增強的投資思路,希望獲得略高于利率債的基礎性收益,獲得安全的投資回報;攤余成本法債基仍是以利率債長期收益為目標,這類產品以銀行自營資金為主,持有周期較長,收益預期不是很高。
上述北京績優固收基金經理也表示,他所在公募的定制基金以險資和銀行客戶為主,他們主要是基于大類資產配置的思路投向固收市場,由于機構資金對今年權益市場相對謹慎一些,今年投向固收產品的倉位會適當增加,定制債基收益率要求在4%以內,目前收益預期沒有明顯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