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社會競爭、工作壓力以及人口老齡化加速,睡眠障礙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怎樣才能睡得好?不僅要普及睡眠科學技術,也需要睡眠產業的支持。”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黃志力8月1日表示。
2020慕思全球睡眠文化之旅啟動會當日在西安舉行,業界專家學者于此間共議“內循環”背景下“睡眠經濟”的發展路徑。
隨著社會節奏日益加快,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熬夜已成為不少青年人常見的生活方式,對“一夜好夢”的追求,使得“睡眠經濟”逐漸興起。
睡眠經濟是指睡眠質量低或失眠人群所引發的經濟現象。近年來,從助眠APP到助眠手環、智能睡眠眼鏡;從失眠貼、睡眠噴霧到睡眠音箱、蒸汽眼罩……各類生活類助眠產品層出不窮,也折射出睡眠產業“蛋糕”越做越大。
有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改善睡眠產業市場規模約2797億元,其中睡眠保健品128億元,睡眠藥物134億元,睡眠器械用品2500億元,睡眠服務35億元。
“疫情給企業帶來了很多問題,國際市場方面大都處于停滯狀態,所以我們也開始啟動‘內循環’。通過產品的創新設計激發需求來拉動消費,產生的業績和利潤再反哺企業。”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睡眠產業分會會長姚吉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