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掉隊 綠地經歷了艱難調整的一年

2018-04-24 10:58:49 來源: 北京青年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在年報最晚披露時間的最后一周,綠地控股(7.250,0.19,2.69%)(600606.SH)公布了他們總體來說缺乏亮點的2017年財報。

過去一年,對調整中的綠地來說可謂是意義重大。商住限購政策對以商辦產品長期占主導的綠地無疑是一記重擊,他們需要快速做出應對。

2017年,綠地控股營業收入2901.74億元,同比增長17.4%。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90.37億元,同比增長25.4%。

在地產業務之外,綠地在最近幾年開始了多元化業務嘗試,試圖打造房地產開發為主業、“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等多元產業并舉發展的企業格局。

從營業收入的結構構成看,綠地房地產及相關產業的營業收入為1504億元,同比增長3.72%,占營業總收入的比重約為52.53%。大基建業務全年實現經營收入 1048 億元,同比增長 37%,占比約36.6%。金融產業全年累計實現利潤總額 20 億元。 金融業務營業收入3.73億元,同比增長-22.80%,占比0.13%。大消費業務(包括商品銷售、汽車、酒店等)的營業收入合計約286.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約10%。能源業務的營業收入仍有204億元,占比約7%。

與碧桂園、萬科、恒大相比,綠地控股是營業收入大戶,但90.37億元的凈利潤相比三大龍頭房企較為遜色,前三名房企去年的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260.6億元、280.5 億元、243.72億元。

這樣的數據表現可以歸結為綠地房地產主業核心競爭力的減弱,因為建筑、商品銷售、能源、汽車等業務雖然貢獻了相當比重的營業收入,但毛利率分別只有3.75%、1.38%,1.67%、3.98%,可以說,這些業務做大了營業收入,卻難以貢獻利潤。

同時,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也“吃掉”了綠地去年的部分利潤。年報顯示,綠地發生資產減值損失 19.79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5.20 億元,主要原因為存貨跌價準備計提金額增加。年報沒有解釋這些計提跌價準備的項目具體有哪些,以及是否具有持續性。

綠地自身已經意識到,與同行相比,自己這個昔日曾登上房企頂峰的房企在房地產業務上落后了。調整商辦與住宅業務的比例已經在急速進行中。在綠地控股去年年初的一份內部文件中,“去化”成為了綠地2017年最重要的戰略任務。經過一年全力的“去庫存、去商辦、開新盤、抓回款 ”,效果開始初步顯現。

綠地2017年房地產主業合同銷售金額為3065 億元。 其中,住宅占比68.5%,商辦占比 31.5%;合同銷售面積中,住宅占比 76.2%,商辦占比23.8%。

對去化、回款的極度重視也讓綠地的現金流狀況得到改善,綠地全年實現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589 億元,成為2017年年報中僅有的幾處亮點之一,這個數據在2016年為負值。在去年爆發控股子公司債務違約事件后,現金流對綠地的意義不言而喻。

綠地提出,2018年要爭取實現營業收入超過 3500 億元,利潤總額超過 200 億元。

但對綠地來說,調整仍將會是一個持續性的工作。商辦仍占據了5075.38億存貨中的相當程度的比例。他們也需要以新的投資思路去增加土地儲備,因為建設超高層的商辦概念已經難以為繼。

2017年,綠地圍繞特色小鎮、高鐵站商務區、戰略性重大項目等題材,全年累計落地有 69 個項目,新增權益土地面積 1088 萬平方米,權益建筑面積 2010 萬平方米,權益土地款 457 億元。

這樣的投資策略能否擴大土地儲備、增加住宅項目比重還需要檢驗,可以確定的是,綠地需要重新構筑自己的戰略優勢。

關鍵詞: 綠地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